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损失厌恶。说白了就是失去100块钱比得到100块钱更难接受。
乔御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一件事:他的行为,比起直接买专利,可能让药企少挣好多个亿。
很多药企在定价上,会采取不同国家不同价格的策略。原因就是每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同。在发展落后的国家,药卖的便宜,并非是因为药企良心发现,而是他们通过模型计算,确定这个价格才能挣到最多的钱。
而乔御直接把定价锁死,相当于他们要花大价钱建造配套的医疗机构,并且面临很多年都难以收回成本、收回成本也挣不到多少钱的尴尬局面。
他们是资本家,做慈善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避税,不是真的想做慈善。
郑启明竖起耳朵,听着身边大佬的小声议论。
他身边的人是阿斯利康亚太地区总裁,对方正在用一种轻松而调侃的语气,和旁边瑞士诺安制药的代表查理先生说话。
“他背后的投资商和股东真的同意他把专利技术这么转让?华国人比我想象中还要慷慨。”
查理先生道:“华国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概每个年轻人都有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不过等碰壁了就知道该怎么生活。”
诺安制药集团如今最挣钱的一款药,就是治疗白血病的“格卫”。
乔御的论文一发,诺安的股价直接跌停。但峰回路转的是,这位年轻人竟然想以这样的方式售卖。
在长达一周的紧急会议后,诺安已经制定好了完备的策略进行应对。
第一是联合有能力购买的大药企,略施好处,让对方放弃竞争。这并不难,毕竟他们签订协议的欲望本来就不太强烈。
第二是疯狂收购华国本土药企的股权,并且放出烟雾弹混淆视听。让华国人明白,接下这个烂摊子,注定赔钱。
第三,则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