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心念一动,觉得这个提议很好,进步大的学生跟一直都是尖子的学生比起来,参考价值更大。
他说:“现在我也没事,要不就先去高三的教学楼里转一圈吧?了解下情况,我再想想这个专题具体怎么做。”
李校长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于是一行人去高三的教学楼转了一圈。
可惜这个时候是大多数班级的自习时间,他们没有遇上观摩教学的机会,就在窗户外面给一些同学们安静学习的侧影照了几张相。
直到走到一间教室门外,才听见里面隐隐传来了有人说话的声音,几个人的脚步就都停了停,想听听他们在讲什么。
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里面讲课的不是老师,而是一个手里拿着练习册的学生。
童隽以练习册里的一套题为例,将出题风格、解题技巧以及每道题的思路都完完整整地分析了一遍,顺便连带着参考答案中不全面不准确的地方都指了出来。
他所欠缺的是一些基础知识的遗忘,这种方法正好扬长避短,几乎每道题读一遍题干就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下手了,分析的头头是道,连思索的时间都用的很少。
班里的同学一开始是抱着围观猛士跟老师battle的心态看热闹,听到后来默默点头,都忍不住将笔记本拿了出来。
其实也有人隐隐意识到了熊老师发的这些题似乎也不像她口中说的那么有价值,但不像童隽的思路这么清晰,所以那种想法被点明了之后,也就格外赞同。
熊文华本来一开始还带着轻蔑的冷笑坐在讲台后面,就等着看童隽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但随着一页页的题翻过去,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端不住了。
——毕竟也是执教多年,熊文华清楚地意识到,童隽的观点和方法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