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众人笑闹的吃完饭过后,李盛素也没有再搭理陈辉,拉着沈常乐进了书房,毕竟认门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师徒间的说戏。

为什么如今各地的京剧学院毕业生,比较难以成角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一般而言,学院派比较系统性,这样按部就班有理论有方法,站在前人肩膀上得来的很多知识,确实比野路子要丰富,然而可能也因此比较循规蹈矩。

这样的教导,虽然可以教出来一批批会唱戏的学院,但是无疑是没有自身特点和灵性的,只是一味的模仿,学的是梅派就唱梅派,学的裘派就唱裘派。

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成为一代大家的,都是融合所学所想自己钻研,最终融会贯通形成自己风格的,这就是灵性和敢于创新。

这也是为什么李盛素当看到沈常乐优秀的天赋和灵性以后,迫不及待的想要收徒的原因。

朽木不可雕也,如果没有一个好徒弟,那么再有经验有水平的老师,也最多就是借用自己的名声,提携你给你一口饭吃。

而一块璞玉,如果没有好的老师进行点播和经验的指导,那么也不可能最终成角儿,可以说,这本就是两两成就的过程。

李盛素笑着沏了两杯乌龙茶,将一杯递到了沈常乐面前道:“沈常乐喝茶,我老师送我的铁观音,尝尝味道怎么样。”

沈常乐点点头端起茶杯三口喝完,清新高雅的兰花香在嘴中久久不散,口舌生津。

“师父这应该就是极品乌龙茶铁观音所说的观音韵吧?”沈常乐惊讶的问道。

李盛素点点头道:“难得你这个岁数对茶也有研究,以后呀别学你们这么大的年轻人,每天奶茶饮料冰可乐似的喝,多喝茶对身体对嗓子都有好处,不管你是唱戏还是说相声,这个嗓子都是你最宝贝的东西。”

沈常乐点点头应道:“我知道了师父。”

李盛素道:“来吧,今天我听你的嗓音也是提前调过嗓子了,有什么学的最瓷实的,唱一段我听听,我还一直没正经面对面听你唱过呢。”

沈常乐点点头深深的呼吸了几次,将气息调匀,唱戏其实非常忌讳紧张,不管是用力过猛还是太松弛,都会导致声音出来,观众听到以后分外的不舒服发燥。

李盛素点点头没有催促沈常乐,让他自己调整状态。

沈常乐闭眼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再睁开眼已经入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