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也不过就是大一点的,带更多官方性质的电视台,只要是电视台,就不能抵抗的了高收视率的诱惑。
不过央视于其它电视台不同的是,它同时还有着很强的主旋律和隐形条件约束。
所以自然也不可能像其它地方台一样,什么事情都可以放的那么开,而这显然就跟前者互相形成了矛盾。
这种难度就好像是《让子弹飞》里面的主角张麻子,想当鹅城县长就要舔幕后boss黄四爷,跪着赚钱,要不就拿枪回去站着赚钱,当土匪。
而他却既要当县长,又要站着把钱赚了,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困难重重。
所以说这种事情,其实也并不能过分无脑的指责央视,包括春晚等节目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以前春晚是谁上谁红,如今是谁红谁上。
除了春晚各类演员的这个表演质量问题,对比之前的很多经典节目,确实有不少的降低之外,其实客观原因其实也是有不少的。
一来以前的春晚是独一档,全国上下过年就央视这么一个春晚的节目,而如今则是各个地方台前仆后继,争奇斗艳。
二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以前的人们娱乐项目少,文化传播渠道也少,能够看到一个好的联欢晚会节目已经很开心了,而现在一个手机+网络的模式,碾压了传统电视无数倍,娱乐文化的传播,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经过了手机+网络的全民娱乐轰炸,一个十岁的小孩都能轻松的蹦出来很多的搞笑话题、包袱。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仅仅是一个央视的春晚,又能让多少人满意呢?但是春晚毕竟辉煌过,也一直在坚持着,给每年过年的人送去一份精心制作的节目,好不好在其次,它能够一直在,就已经有了意义。
而这样因为时间的不同,观众产生差异的这个事情,其实也可以同样代入到郭桃儿的身上。
在沈常乐前世的世界里,郭桃儿的风评在德芸社二三十年周年后,网络上沈常乐其实就一直有注意到,评价有走低的迹象。
很多评论者、答友都以一个,曾经多年德芸社铁杆钢丝如今脱粉的角色,痛心疾首的说着郭桃儿的相声如今慢慢变得有多么的无聊,说的全是老段子,屠龙者最终变成了恶龙,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如今也已经是有了自己的名望,靠着自己的资历开始排除异己,靠着传统文化的糟粕,宣扬着什么跟老秦说的,茶壶不能对人的旧江湖思想。
对此沈常乐只想说:“兄弟你但凡家里面有一两位懂规矩的老人,也不至于说出来这是传统糟粕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