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乐哈哈在津都最大的对手,就是与之齐头并起众友相声社,或者现在的名流茶馆,而刘春惠就曾是众友其中的元老之一,这也是刘文不为什么对名流,对刘春惠的消息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
刘文不心疼的从怀里面掏出来了一沓红色的某领袖钱币,一股脑的塞进了对方的手里恶狠狠道:“四千块钱拿着吧,一会儿记得把名流相声的段子包袱音频给我,介n真行啊你这是赚钱了,看好了啊!一分钱都不少,到底什么的前因后果,再不说劳资可就真急了啊!”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毕竟作为全蓝星语言最繁杂,其中的各个用法、代指、暗指,即使是省与省,村与村都或许有些不一样的说法,即使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龙国人,去到外地都避免不了其中的语言差异。
短短的一句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仅仅就是两个字稍微换一个顺序,一见不日如隔三秋,意思就已经大不一样,又比如你长的大变样,你长的大便样,甚至仅仅就是声调的不同,普通的寒暄就改骂街了。
而对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行家——相声演员同样也是如此,你创新出来一个新的包袱很不容易,难上加难,但是如果你通过现有的包袱“借鉴”,再改编新的包袱,其中的难度就会少很多。
而面对这种情况,其实相声行当里面从古至今都是格外的忌讳、禁忌的。
曾经旧社会老相声艺人,教导徒弟做艺禁忌,其中最重要的就两样禁止“捋叶子”还有“刨活”!
“刨活”自然不用多说,既然是作为相声演员,上台卖艺演出台下总是难免有“刨活”的观众或者粉丝轻则降低笑果,重则破坏节奏。
当然在津都的一些相声茶馆一些观众,听腻了传统的活,就常爱以“刨活”找笑果,虽然没有相声演员喜欢这样。
但是“刨活”再到圆场,临场反应的这个过程,其实同时也是在磨砺着一位相声演员的实力。
曾经有一次郭桃儿和于千返场的时候,说了一个经典候振的小段,于千和候振小时候厕所里面放炮。
刚刚说了一个开头,台下的观众直接大吼了一声虾仁。
而郭桃儿则是一点不乱,随口开了一个玩笑,就借着候振的话题,顺顺利利的转到另外一个返场小段里,这就是实力和底蕴以及对于舞台节奏的顶级把控。
等什么时候作为一名相声演员,可以完全不惧的,将“刨活”等意外状况接下的时候,那么也就代表其可以独当一面了。
当然像沈常乐这样的就厉害了,不仅仅是被“刨活”还是被“刨底”,一次是被前搭档坑了,一次是被自己坑了,经典名场面我抛我自己,诶就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