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侯府有多少家底,单看这些年来两府的走礼也能看出一二。他们伯府送的都是好东西,安乐侯府回的东西却有潦草。

说白了,内囊已尽。

为什么说是内囊已尽而不是安乐侯府瞧不起伯府故意回的差呢,因为员外郎在大辰朝是个闲职啊,乐谨他爹之所以能升到侍郎,不过是赶巧了,朝中出了一桩特大贪污案,这个案子是经了御前,皇上下旨,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共同督办,最后,工部有名有姓的官员几乎一网打尽,就连封疆大吏,都被团灭了两个,罢免的罢免,抄家的抄家,族诛的族诛,一共牵涉到七品以上官员一百二十一人。

这个案子办下来,人们对工部的职位就有点“畏井绳”了,谋官的时候,下意识的想绕着走。怕有什么余波。这才让乐谨她爹捡了个漏。

也就是说,一年前,安乐侯府在朝中和他们家一样没地位。大哥不说二哥,没有谁瞧不起谁的,这些年来,他们的礼一直就这样。

这些年,乐谨带的首饰,衣服料子,胭脂水粉,基本上都出自西平伯府,准婆婆和准未婚夫送的呗。

我送你个双玉盘,你就是不回个琴琅玕,回串冰糖葫芦总有吧,结果,你只回了我一个青青大草原!

于是,周安和安乐侯府的走动自然就少了下来。

不,应该说是基本为零。

两个月后,周安他娘,西平伯夫人也看出不对劲儿了。

“我儿,你最近怎么不往安乐侯府走动了?”她儿子别的不说,这心疼老婆的劲儿随他爹,小时候就挺护着谨儿的,长大后,有了私房银子,没少买些首饰什么的打发人给谨丫头送过去,殷勤的很。

只是这些直到最近,嘎然而止。儿子除了每天在书房温书,去族学上课,都不怎么出门了。这也罢了,反正平时去安乐侯府送东西也都是两个小厮跑腿,可问题是,青风和明月最近两个月也没出过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