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几次后,周安就鼓励林轩写长篇了。
“你可以以我和江梅为原型,写一写知青们的故事。剧情都不用想的,起个化名就可以开工了。”周安鼓励道。
江梅的几本已经问世了,估计《苦旅》也要出生了。他总要想办法应对不是。
得到周安的鼓励,林轩立刻就动起了笔。为了收集素材,他还找了好多村里人,挖掘了不少有用的,都写进了里。
周安和林轩为这本书通信一年,也就是说,历时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刚完本的时候,《苦旅》就开售了。
周安直接拿着林轩的稿子找了出版社的领导。
一听有热度可蹭,能赚钱,那有啥说的,肯定是同意,同意啊。当天晚上就开始打字校对,所有的编辑加班,第三天书就开印了。
别说,卖的确实特别火。最后统计数据表明,和江梅的那本书销量差不多。------------好多书店都是把两本书放在一起卖的。两本书实在是太有趣了,它们居然互为打脸,也就是说,两本书最多有一本书里的内容是真的。吃瓜群众奏喜欢这样的。
周安心说。他又得一人情,林轩可感激他了。出版社的领导也挺高兴,出了畅销书,社里的效益好了,大家伙奖金就高啊。
做为畅销作家,林轩直接被特招进了乡里做笔杆子。当初江梅的书一出,乡里就挺生气 的,你江梅说什么当初是被迫嫁到周家的,以为大家不知道底细呢,当初这门亲事可是你费尽心思求来的好不好?你一句“被迫”,好象我们乡里多黑似的,这不是间接给我们领导抹黑吗?幸亏林轩出了一本书,还了大家清白。
因为他们要来个无声胜有声,招了还他们清白的功臣,以示对江梅的不满。
系统通知周安,可以离开了。
臭名挡回去了,家人都安置的不错,也算是做了一个不错的带头人。周安对自己的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