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他们周家不掌兵权啊。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造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在太平盛世,没有兵权,想造反,难度系数无疑太高了。
他一个人,这么做肯定没什么。风险高,收益还高呢。问题是身后还站着一族人呢。这个年代,它实行连坐、族诛啊。这些族人又做错了什么呢?平时嫡枝有什么好处也不见得有他们的份儿,但是失败了他们就得跟着赔命。他可以自己赌,但没有权利把族人的性命压上不是。
所以,这个方案肯定是不行的。
那第二个方案,就是支持别的皇子夺嫡了。
想到这里,周安先在心里给其余的皇子们挨个打了个差评。
皇后亲下懿旨,让亲生女儿夺人正室之位,道德方面已经失守,多好的攻击点啊。结果,轻飘飘的,就这么让她过去了。
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啊。
都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士兵离着元帅还有多少级呢,不想当是可以理解滴,可你当皇子的,离着太子,就是一步之遥啊。
真是白投了一个好胎!
牢骚归牢骚,不过周安也明白,太子刚生下来就封了太子,先天上就占了优势。别看皇后有点拎不清-------------但使脑袋正常点的,也不会因为亲生女儿哭闹两下子,就下个懿旨让女儿夺人正室之位吧。
如果换一个人来操作,可能就会先召见原配,施压让她自请下堂,过段时间,风声过去再赐婚。或者让原配悄悄病逝。
抛开道德层面不谈,周安觉得,这才是一个智商正常的皇后会干的事儿。
当然,周安的意思并不是说,皇后并没让周静病逝而是留了一条命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