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侯府是有一个国子监名额的,不过这个名额一直在族里,由族里最聪慧的学子获得,今年在国子监上学的是周安一个小族叔。因为这位小族叔才十五岁就中了举人。

周安以前也是考的白云书院,后来成亲,才不再读了。不过去以前的书院找夫子指点功课还是比较容易的。

“爹,你放心吧,我肯定努力学习,将来光宗耀祖。”周安拍拍胸脯,郑重说道。

景安侯听了,点了点头。

下面首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把撮合大渣男魏扬和踩着他妹妹上位的御史大夫王仲元大人的孙女王如月,也就是这位前世的德妃娘娘了。

王如月与周静同岁,之所以在周静成婚三年后才出嫁,是因为过上几个月,王大人的夫人就病逝了。王如月需要守孝三年。她本来定的是一位翰林家的嫡次子,结果这位未婚夫年初突然病逝了,于是,王如月多多少少的还是背上了“克夫”的名声,再定亲,找个门当户对的就不容易了。

怎么撮合呢?

私相授受啥的,周安觉得,太low了,当然,最主要的是风险太高。

周家和王家没什么交情,要是私下传递,就要买通不少丫环婆子的吧。知道的人越多,风险越高。况且,要是败露了,他的名声可就臭了。

如果他找人给两人传递消息,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不用想,肯定是---------“这事定有蹊跷”!

要知道,身为权贵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官斗宅斗差不多都知道一点,警醒的很。特别是魏扬,前世能做出欺骗他们景安侯,后又能在已娶了妻室,还是高门家妻室的情况下,费心力勾搭上当朝嫡公主,而且还成功了的人,那心机,绝对不是一般人比的了的。

周安决定,要玩就玩把大的。

都在勋贵圈子,好些事儿打听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大户人家出行,基本上日程表都是多少天前就排的差不多了,特别是出门的事儿,不说人尽皆知,但是细打听还是能打听到的。这不,二十多天后,御史大夫家要去福林寺上香。巧了,越伯夫人那天也会带着家里的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