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母子当年可是空着手进的他们周家的门。马氏嫁过来这几年,连地都没下过,可不像他亲娘那会儿,地里的活儿都是亲自操持。说白了,没有为这个家贡献过一文钱的力量,再说,家里的十亩地,有五亩,还是他娘的嫁妆。他娘的嫁妆自然是应该给他用的。
他可是他爹的亲儿子,要是有一个人不能上学,也应该是他杨则文才对吧。
刚开始周大生自然是不肯答应的。
马寡妇就开始了骚操作,先是把杨则文的名字改成了周则文,然后,又找了私塾里的先生做证,周安确实是没杨则文成绩好,接着,就是在家里要死要活的,反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慢慢地,周大生的心思就活了,开始跟亲儿子商量这事。
改了名的杨则文也是跪在周安面前,请弟弟成全自己,还赌咒发誓,等自己以后学有所成,一定会好好孝顺周大生,并且照拂周安这个弟弟。
马氏也在一旁捂着肚子抹泪儿,周大生的心,就彻底地被继老婆收服了。于是,下令周安以后在家里帮着收拾,以后等继子出息了后,回报他们父子两个。
周安自然不服。
别人有,哪如自己有。
自己有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是等着别人施舍,那就得看人脸色,受人白眼儿。
要是为了自己兄弟牺牲,别说是同父同母的,就是同父异母的,他也认了。毕竟现在这年月,好多人家也都是这样的。要说被放弃的孩子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也不可能。可话说回来,集中家里的资源,供最有可能成才的一个,才是家族腾飞的希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再不济他杨则文要是他们家的救命恩人之子什么的,就是没血缘关系,他心里再不痛快,也能接受事实。
可你杨则文和自己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啊。你们母子对我又无恩,凭什么?
自己要是上了学识了字,即使以后在科举上没有收获,也没准儿能当个帐房,或者抄抄书、编个话本子什么的,都是有可能赚到钱的。就是去饭馆里做个跑堂的小二,人家也更愿意用识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