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又打上了?”街坊王奶奶正在水管那洗菜,不由问道。
王大爷点点头。
“唉,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两口子日子过得, 你说说的。要我说, 就是报应。明明知道人家在乡下有老婆孩子, 还上赶着凑上去。听说乡下的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 亲妈早就死了,都是舅家养大的。”
“唉,孩子也是可怜, 幸好舅家人不错,不然…………”王奶奶叹了一口气。“ 不过,我听说,张红的娘家跟她也断了?”
“哼,当初张红巴上大学生的时候,他们可不这样,嘿,得意着呢,这不是周建设乡下的那家找上门后,这是丢脸丢大发了,现在纺织厂里都拿这儿当笑话讲呢,她娘家觉得没脸,就……”王大爷饶是平时挺平和的一人,说起这个,也不免有些幸灾乐祸。实在是这两家做事太让人看不上。
“该!打吧,打吧。这人呐,做事总得差不多了,不然,老天看不下去了,总会有天收的。”王奶奶
秀水村。
今天,村里的人几乎都聚齐了,在沈星家及其周围搭了不少棚子,就为了这两天的席面。老村长,沈星,袁家二老,周安的舅舅舅妈,明成,朱旺和大队里的几个干部做了首席。
自从在沈老爷子那里学了手艺后,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出去的,有的是全家人开餐馆,有的是亲戚朋友合起来的,也有给饭店打工当厨师的,基本上收入都不赖。大家也都给沈老爷子送了年礼,挺实惠的,就是钱。
--------------------这是村长的意思,全家这么多户人家,都送吃的,也吃不完,还得放坏了,不实用,不如送钱。人家教了门手艺,要是在早先儿,就得师父给养老送终的。这全村一起养,负担又不重,多占便宜的事儿啊,多少不强求,合乎着自己的情况给就得了。
大家也都挺响应,少的有给五毛的,多的二十的也有。还真有那种家里条件本来不错,在省城开饭馆赚的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