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时候甚至能感觉出来,吴秀秀眼光特别高,只是家境问题,只能是生活在刘文生的外宅,这样的家境就注定了能说的亲事也不会太好,这才在遇上他之后,孤注一掷救了他。
王老大人听完,恨不能一口老血喷出来。陛下哎,这还没审呢。您就护上了?就着急忙慌地安排人给他道歉了。
这以后是不是全朝堂的人都要在他封妃的时候去她宫里磕头啊?
有什么话不能等宗人府过了堂之后再说吗?
他并不是有意诋毁这位娘娘的,是基于一些事实做出的合理判断啊。那刘文生确实人品奇差,一个赘婿,养外室,生了外室子还不算,让人回本家他不回,分明是惦记上了周家的家财。陛下的这位妾侍来京好些年一直是依附刘文生这个人渣生活的,妾侍的儿子也确实是在刘文生的外宅怀上的。
再说,这么大的事,严格来说,关乎国祚,能不查吗?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三皇子真是刘家血脉,万一他要是夺嫡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啊。
王大人也有王大人的骄傲,他抿着嘴,没有说话。
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陛下就开始按头他给这位娘娘道歉了。他不服!
退一万步讲,要是参错了就要给人家道歉。以后御史台还怎么工作?风闻奏事,就是只要听见风声就可以奏事,也是朝廷广开言路的意思。
他今天这个歉要是道了,头低下去了,御史台也就废了。
后世史笔如刀,会如何评论于他?
他担不起这样的责任,也受不住未来的骂名。
魏承瑜自以为自己呵呵一笑,很是平易近人。正等着王老大人上来请罪呢,结果,王老大人硬是一言不发。
别的大臣则都低头不语。这些大臣们跟着王老大人过来,自然是站王老大人的。
今天王老大人要是把这个歉道了,就算把这件事定了调子,那宗人府还查个什么劲儿?他们今天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忙活半天又是为什么?
气氛不是一般得尴尬。
时间就这样静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