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断一下,郑氏和渣爹走到一起,跟渣爹一起去出差的长贵有没有参与配合呢,或者有,或者没有。县衙毕竟是郑家的主场,长贵有可能是被调开,也可能是收了郑家的好处。但不管怎么说,他做为渣爹的长随,渣爹和别人成就了好事,长贵就有逃不开的责任。说她收了郑氏的好处,他能自证清白吗?

-----------------------------关于郑氏温柔小意。一来,应该是郑氏天生善于揣摩人心,攻于心计,二来,可以确定长贵确实从中有帮忙。想也知道,郑氏既然收服了长贵,让长贵为了她连侯府的嫡长子都敢下手暗害,通风报信的,就是小意思了。周安写这个,就是为了恶心渣爹的,想来他要是看了这本书,再仔细回想一下,应该可以和一些旧事对得上。到时候,他会怎么想,呵呵,周安也想知道。

-----------------------------至于那个死了族人的消息,是安定伯提供的,周安问过安定伯府,这些年侯府有没什么事发生,然后周安从中选取的这个事件。族人去世应该是意外的可能性大。不过,这人嘛,活生生的一个大小伙子,说没就没了,家里也未必接受得了。如果有人说,是被郑氏和长贵灭了口,大家难免不会多想。他记得这个死去的族人的母亲,还是很巴结郑氏的,经常到府里和郑氏走动,明明以前他娘对他们家也不错的,可能是郑氏当时脚跟没有站稳的原因,她就给一些族人小恩小惠,这个死者的母亲竟然被笼络过去了。做为一个主母,竟然去和一个妾室来往。周安也想知道,她知道了这部书后,心中对郑氏会不会有芥蒂。

第65章 嫡子的归家路(五)

长贵是最先发现的。

他心思细, 敏锐地发现,刚才路人看他家侯爷的眼神有些不大对头。

至于是哪里不对劲儿呢,也说不上来。

一般人看侯爷, 怎么说呢,同僚看他的时候,眼神比较平淡, 百姓看他呢,眼神中透着一种敬畏。

但是这个路人呢,感觉就是想从中挖出点什么来的意思。

当然, 也许是他多心了, 这世上, 奇奇怪的人也不是没有。

只是,他又遇到了第二个。

还是同样的眼神儿, 那种怪怪的,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怪怪的眼神儿。

这就有点不对劲儿了。

身为一个贴心的长随, 自然是先弄清楚状况再汇报了,也免得一问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