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爷在这里许你,要这查清了,你家闺女不知道长贵的事儿,我就放他们一马,好吧。”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何欢磕了个头。
“昨天的事后,我家闺女才想到长贵以往一些不对劲儿之处。今天早上我去他们家屋里的一个暗格里,找到了郑氏送给长贵的一支金钗和几个珍珠簪子。
长贵这些年帮郑氏办了不少事儿,他也担心有一天郑氏会过河拆桥,把一些证据藏在了家里的暗阁里。
像银子银票的,上面又没写名字没记号的,该用就用,该花就花,金钗和珍珠簪子的,长贵就留下来了。
昨天何苗被翠柳提醒后,正好何欢买通一些丫环婆子过来看女儿和外孙女,何苗就跟她爹讲了,让他爹去找找看,长贵有没有藏起来郑氏送的一些东西啥的。
一般帮人办坏事的,哪里会不留后路呢。
结果,何欢还真找到了支金钗和几支簪子。
何欢把金钗和簪子从怀里掏了出来,双手递了上去。
这就是他家闺女的投名状了。
“啧啧啧 !我就知道,郑氏这人,没什么是她干不出来的。”七老太爷晃了晃脑袋道。
有几位族人暗中鄙夷,切,不是当年郑氏刚来京城的时候,给了你们家些好处,到处说郑氏千好万好的时候了。
那时候七老太太说起郑氏来,哎呀,简直就像在说一个天上的仙女 ,一点烟火气都没有,不惹尘埃啊。让人听了都恨不得嘴角直抽抽。
怪不得人常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不,十年过去了,七老太爷又换了一套说辞,从河东这搬到河西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