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陆广全把最小的抱起来,看奶瓶空了,就准备拿热水洗干净,又是眼里有活的一天呢。
张劲松和小杨对视一眼,四个一样大的,但又长得不怎么像,应该不是四胞胎,再结合他这是二婚,大体就猜到了。别说,小陆虽然一直很受张副器重,但他这人话少,对方不问他就不会主动说,所以张劲松至今不知道他的二婚妻子的情况。
但看几个娃娃,穿得干净,礼貌也不错,家里收拾得也很好,应该是一头贤惠的母老虎吧。
“妈妈!我妈妈回来啦!”卫红一直在门口守着,扒着妈妈裤子。
她性子急,又急于证明自己没吹牛,嘚吧半天卫孟喜只听出来“做饭”两个字。
“这就饿了啊?早饭没吃吗?不是给你们留了馍嘛。”
“新爸爸没给。”
灶台太高了,四岁的娃确实够不着,而且卫孟喜也不许他们踩板凳爬灶台,那可太危险了。听说金水村有户人家,锅里烧着水的时候,大人出门聊天去了,娃娃饿不住以为锅里有啥好吃的,就踩板凳爬到灶台上,不小心一头栽锅里,那可是七八十度的烫水啊,锅洞里火还在烧着,孩子又出不来,只会哭,一直哭到断气儿……人都给煮熟了。
卫孟喜刚来第一天就听了这恐怖故事,吓得不轻。
娃够不着,但你大人在家是死的吗?
卫孟喜很想唠叨几句,但看见有生人,就止住了。这天底下就没几个当爹的靠得住,娃饿了冷了他们能看不见,娃哭了拉了他们也听不见闻不见,后世所说的“丧偶式育儿”不就这样吗?
“小陆的家属,你好,我是张劲松,这是小杨,今天有个事想请你帮……”话未说完,就见她背篓里的东西,“这么多菌子?”
一听就是老石兰人了,卫孟喜捡的“菌子”有五六种,青色的是青头菌,红色的是小红菌,棕黑色的是火炭菌,黄白色的是谷熟菌和奶浆菌,当然还有在吃货们嘴里最受欢迎的牛肝菌,她都分门别类用荷叶包好,没弄混。
在后世的石兰人眼里,野生的叫菌子,人工种植的才叫蘑菇。
“这么多菌子都是你捡的?”张劲松的嘴巴,已经开始不争气的分泌口水了。
张劲松原本是河南人,大中原地带土生土长的,山少地平水源也充足,算是个好地方,但解放前他在石兰山区做特派员,有一次受了伤被一位老乡救下,醒来吃的第一顿饭就是老乡用菌子烧的汤,救了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