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

张兆明早听说了,她手底下那些煤嫂,一个月能拿两三百的工资呢,这还只是在内陆省份,要是在沿海地区,怎么也能翻个五六倍吧?到时候光他一个人挣的就比以前姐弟二人挣得多,还账压根不愁,买房也不是问题。

卫孟喜笑了笑,“我也不怕给你们交个底,我现在手里能用的现金只有六十万,但烂尾楼接盘到能正常生产至少需要200万,资金这一块缺口很大,所以我除了贷款,另外还得再找一个合作伙伴来,你们没意见吧?”

跟着谁干不是干?只要能有钱挣,这就是最大的刚需得到满足了。

张春明想得远一些,小卫这几句话不是平白无故冒出来的,她这是在告诉大家,她卫孟喜有实力。

六十万自有资金,加用固定资产贷到的款,再加拉人合伙,凑个200万在她嘴里好像就跟两百块似的。

这种轻松和自信,很容易给人信心。

张家姐弟俩在这一瞬间,都感觉到了小卫即将大干一场的野心和信心。

“好。”异口同声。

张春明跟侯爱琴一样是爽快人,但她更理智,更机敏,当即毫不客气的把三万块钱推到一边,写下三张一模一样的借条,说好利息按银行三年期固定存款利率来算,算了个大概的数字,利息、还款日期写得一清二楚。

三方各执一份,这才自顾自的把钱扒拉进自己包里,在所有人看不见的地方,手有一点点抖。

卫孟喜说定大致的事项,让张兆明接下来多备货,能有多少备多少,以防万一张春明辞职后跟东阳文具厂翻脸再也拿不到货,钱她会打电话给韦向南,让她汇款过来。

当然,她现在虽然带着六十万的卡,但厂里也是留足了七八万的备用金,绝对不会影响接下来的正常运营。

“春明姐在这边照顾安安,张大哥熟悉文具厂的情况,明天你跟我去一趟深市看看地和厂房,后天再跟我回石兰,商量筹款的事。”既然他们拿了钱,那就是要干事的,卫孟喜也不是商量的语气,而是直接安排。

果然,姐弟俩神色肃穆,“好。”

当天晚上,几人分头协作,把能用的货尽量全部拉来,装满一节火车皮就往石兰省运,那边自有人接应。

一直忙到天亮,事情还没忙完,卫孟喜干脆把拿货送货去火车站上火车的事情交给张大嫂和张春明,自己带着张兆明去深市。当然,她还没信任她们,所以必须把严彩霞叫来,名义是让她帮她们跑跑腿,学学本事。

虽然一夜没睡,头发毛躁得像个刺猬,一脸的灰,鼻子里都塞满了装卸货时产生的灰尘,但一行人却仿佛感觉不到累,都冲着文具厂的新建加油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