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

但因为需要人质的原因,建宁又得以和驸马留居京城,不用和姐姐们一样到塞外吃沙子。加上吴家有求于清庭,上下对她恭敬有加。吴应熊对她有求必应,虽有几房姬妾但也完全是萤火不敢与皓月争辉。

加上离娘家又近,时不时就可以进宫去跟生母说话,全然不像有的公主嫁到塞外忍受丈夫的暴力、一辈子也见不到娘家亲人的面。

所以书致冷眼望去,只见三十岁的建宁公主穿着一身金碧辉煌的灿金色蜀锦百蝶穿花旗袍裙,外罩大红遍地金端罩,眉眼含笑,身姿挺拔,看上去青春靓丽,竟然比觉罗氏还要年轻好几岁。

现场的福晋郡主们都羡慕得眼睛发红。连书致也捏了捏母亲的手,乖巧地喊道:“额娘”

“去。”觉罗氏斜了小儿子一眼,好像在笑话他这么大年纪还撒娇,又替书致理了理腰带上凌乱上的挂穗,“一会儿去外面席上,别喝多了酒。”

“儿子遵命。”书致颔首道,又继续双手抱胸,站在人堆儿里看卡迪文替建宁公主一家画像。

在几十盆牡丹花的衬托下,吴应熊抱着幼子,身边站着八岁的庶子吴世璠。建宁一左一右揽着两个大些的嫡子,他们的长子、九岁的吴世琳亲密地依偎在母亲怀里。

卡迪文支起画架,打好线稿,开始用铅笔勾勒出一家人的面貌。

“嘿,真他妈神了!”随着人物渐渐成形,周围的人逐渐惊呼道,“简直一模一样啊。”

吴应熊全程带着和煦的微笑,时不时出言让画师暂停一下,嘱咐建宁和孩子们吃东西喝水,又过去拿起画板看一回,叮嘱卡迪文不要美化,尽可能把自己和妻儿的身材相貌,画得写实一些。

一副悠然自得、胸有成竹的模样。书致看了不禁深深纳罕,心里总觉得有说不出来的怪异。

一时线稿完成,自有人请了卡迪文到后院去休息领赏,宾客们方才三三两两地上前给公主贺寿。

建宁却专门使了一个丫鬟过来向觉罗氏道:“殿下请纳兰夫人和二爷到后院一唔。”

“额娘?”书致不禁有些吃惊地看着母亲。却被母亲拍了拍手,递过来一个安心的眼神。

后院里,建宁已经换回了家常常服,正坐在院中喝茶,看着长子吴世琳带着两个弟弟踢球。见纳兰家母子二人进来,她连忙起身相迎,亲自搀扶了觉罗氏起来,笑道:“十年未见,五姐姐风姿不减当年。”

“妾身老了,哪里比得过公主。”觉罗氏笑道。

“这是小书吧,都长这么大了。听说他当年生下来的时候身子不好,姐姐真会调理人,两个孩子都叫你养得这样好。”建宁说着又嘱咐三个孩子上来见过两姨表哥,叹息道,“当年宫中那么多姐妹,就数我和姐姐福气好,留在京里了。”

建宁说着不禁红了眼圈,一副有话要和觉罗氏说的模样。便有侍女上来对书致说:“驸马爷在前厅设宴,二爷请随奴婢来。”

书致忙道:“额娘,太医嘱咐您,餐前要按时吃药呢。”生怕她向母亲提出什么为难的要求。

觉罗氏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放心吧,那药晚一刻钟吃也不打紧。”

书致这才跟着人去了外面席上,仍不忘嘱咐十六:“在门口盯着点,要是里头有什么动静,就说老爷不舒服,打发个人进去请夫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