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欢颤声:“他一定有原因,我怕他不肯解释。”
芙瑶沉思:“如果是小韦通知他去的,他不会说的。”
梅欢道:“帅望?”
芙瑶道:“当时,小韦与冬晨都在,小韦计划在敌军中投毒,杀其主帅,结果中了埋伏。但是据我所知,帅望没通知他,我怀疑这里面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差错。”
梅欢道:“如果……”如果是小韦,你别让我大哥顶罪啊!可是,难道能让小韦顶罪吗?梅欢沉默了。
芙瑶想了想:“梅欢,你兄长是三军统帅,无论如何这决定是他下的。就算没有战败的事,抗旨也是死罪。如今冷家不是过去韩掌门在的时候了,冷斐回信,韦帅望与冷冬晨在我国国界外擅自向南国武林人士挑衅,打算严加惩处。如果不是这样,我就直接让小韦去顶罪了。我要是有让你大哥顶罪的意思,就根本不会提韦帅望的事了。这件事,我会查清楚的。”
梅欢呆住:“严加惩处?难道他们认为南国不顾我们劝阻攻打我们的属国,不该还击吗?”
芙瑶道:“看皇帝的态度了。父皇执政时,出兵援余是一贯国策,我不想示弱。示弱也没有用,十城是他们志在必得之地。我们不能被动挨打,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南国的下一个目标是我们。等待答案,我们就被动了,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梅欢道:“你是摄政王!你可以决定的。”
芙瑶道:“我可以强行决定出兵,但是,首战失利,会让我的命令阻力很大。兵部仍在朱晖手里,后援粮草都需他配合。得不到有利支持,前方的仗会打得很辛苦,节节败退,将战火引至本土。即使打赢了,也会损耗大量银钱,导致国库空虚,人们不会看到我挽回了可能的更大的损失,只会看到,我穷兵黩武,导致国库空虚。”芙瑶沉默一会儿,说漏了,我把实话说出来了,说到底,战火没烧到自己家门口,人家是不会愿意舀出自家银子支持战争的,一意孤行对我的政治生命是个大劫,过不过得去得看运气。
梅欢沉默一会儿,根本没听出来芙瑶的意思。她只是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兵部在她爹手里,她可以做点什么?
芙瑶微笑:“况且,即使皇帝用兵时也要听取大臣的意见,我不过是摄政,至少应该得到三省六部的多数同意,在两位首相都不同意的情况下,一意孤行。即使做对了,但长远地看,形成这种制度,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