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是看错了,现在是踏青的季节,外乡来的那些什么驴友特别多。每个上山都背了个登山包。再说了,不是都说那家的小孩子也”莲嫂的女儿还想说小鲜不也是失踪,然后说是死了嘛。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莲嫂白眼堵住了话。
那个叫做小鲜的孩子,由莲嫂带了好几年。感情很好,莲嫂从不愿家人说起那孩子的死讯。
“嗨,不说了。我让你准备元宝蜡烛烧鸡水果都好了没,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去老爷子墓前替他扫扫,”莲嫂不觉又红了眼眶。
“每年都准备,每年都多出来。村长和二狗子支书还有东南苗寨那头,每一年也要准备几份,”话虽这么说,莲嫂的女儿还是乖乖去准备了,以免莲嫂不开心。
循着山道往上走,小鲜才有了种依稀回到了过去的感觉。
山上的林木保护的很好,白龙潭的风景也一如往昔。
穿过了在树叶里婆娑晃动的阳光。小鲜看到了一处墓地。
这几年,政府里提倡火花,村里用老法子下葬的人也越来越少,山里已经很久不见新坟了。
诸时军也是被火化后送回来的,按着他的遗嘱。不用给他立碑立坟,只用将他的骨灰洒在了葛村的稻田和青山见就可以了。
村长却不愿将老爷子的尸骨随意处理了,全村人一表决,就圈了临近白龙潭的一小块地,用来安葬老爷子。
山外面是怎么讹传着老爷子的为人的,葛村里的人不管也不信,他们只知道,没有这个下放的老人,如今的葛村还会是以前那个样子。
山里人不忘本。青山和绿水, 一块由山石打磨成的墓碑,村里人歪斜刻上去的墓碑,就是他们献给老爷子的最后一份感谢。
“外公,我回来了,”小鲜放下了登山包。跪在了老爷子的墓碑前,用手擦拭着那块干净如新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