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

连历史上记载都很少。

不过吴有为记得这位刘永诚,是因为他留下了庞大的遗产!

有人说,在刘永诚生前,曾经以军功谋求过封伯爵,被内阁首辅彭时弓|用成宪阻止。

有人不以为然:“宋童贯尚封王,伯何足惜?"

彭时反讥道:“童贯封王在徽宗末年,此何等时邪?"

终究还是没能成功。

宪宗皇帝给刘聚封伯,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封给刘永诚的。

历史上记载,成化八年,刘永诚死后,刘聚奏请为叔父封谥并建祠堂赐额。事下礼部,认为没有封谥内臣的先例,不敢擅拟。

宪宗皇帝于是下旨赐刘永诚祠堂匾额“褒功”,并命内阁商议拟封谥,再次遭到大学士彭时等人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作为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名下管理大量庄田,后来刘永诚死后将这些庄田交还,被宪宗给装入了自己腰包,也就是后来庞大的“皇庄”由来。

其后宦官威望没有超过刘永诚的了,因为刘永诚的例子在先,后来汪直战功再得宪宗欢心,也只得到加俸禄,而无人敢提封爵,怀恩的声望再好,也只得到赐额,而没有谥号,再后世张永等人也都只敢照着前朝刘永诚、郑和的旧例乞求皇帝恩典。

明朝宦官中司礼监太监萧敬历侍过五朝皇帝,被现在不少书称道。

萧敬也是几经沉浮,刘永诚却是历经七朝不倒,荣耀而终。

宦官家族得到地位如刘永诚的,整个明朝都难有匹敌,只是因为刘永诚既不像怀恩那样成为被文官褒扬的典型,也没有什么恶行可以张扬,这种传奇人物竟被明史给一笔带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得罪了太多的文臣,让他们在他死后都不肯为他张目正名

刘公公已经很好’了,十二万到了十万人。”万通道:“也唯有他能压制住那些监军太监。”

“怎么说?”万通的话,让吴有为很是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