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考试依然费劲巴力,吴有为小心翼翼应对。
等到了二月十五。
便是会试三场中最后一场的策问试。
这一场至关重要,因为”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问的就是国家大事。
自明朝开始,策问经义已经改成了问策。
询问治国之道,历届以来,倒是让文人们更加关心国家大事了。
第三场最后一题,便是四个字:
君问
粮秣。
就四个字,让你破题,献策。
粮秣的意思,是军队中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
可是追根究底,还是粮食问题,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小冰河时期的征兆,天气变化无常
地动频繁,日食月食不断。
收成一日比一日少,不然宪宗皇帝也不会那么重视农耕,没有粮食就要饿肚子,这江山他
还能坐的稳么。
怡巧前些日子,他们没少谈论关于种地的问题,古代是农耕为主,农业得到非常多的重视
,只是天时有限,技术不行,所以只能靠天吃饭。
哪像后世啊?有个什么旱涝,政府都给发补助金,还监控粮食市场。
大明这个时候,丰收了粮食降价,农民不赚钱;不丰收粮食贵,农人们还是饿肚子。
加上大明边军屯田,乃是祖制,实际上,这种祖制却让大明的官兵越来越像是务农的农人
而非骑马打仗的士兵。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吴有为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才提笔开始写: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