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干脆带着自己探花郎的仪仗,回了吴宅。

这下子可了不得,他那“吴宅”在哪儿啊?

那是在锦衣卫家属区里头,那地方来往的都是锦衣卫,见过最多的人是锦衣卫,锦衣卫在

大明的名声也就在袁彬的手里好了许多,可是名声不是这些年就能好起来的,历史上锦衣卫就

代表着血雨腥风,代表着无边的黑暗和冷酷。

现在可好,敲敲打打,他们锦衣卫家属区迎来了一个探花郎!

有那已经在锦衣卫里退下来的老人擦着眼睛问儿孙:“是武探花么?

大明朝有文试,自然也有武试。

是文探花!”儿孙大声喊:“前些日子不是来了不少报喜的人么?”

那不是武进士报喜么?“合着老头儿一直以为是武进土报喜呢。

不是,是文进士!”儿孙大声的道:“是探花郎!

好多老人家都走出家门看热闹,儿孙多的也跟着看,吴有为大摇大摆的进了这里,好多人

都觉得……与有荣焉!

他们这条巷子没有名字,因为是锦衣卫的家属区,很多人连巷子口都不敢路过。

更何况是给起名字了。

起的好,你献媚锦衣卫;起的不好,你得罪锦衣卫。

所以吴有为刚到家,就有街坊邻居换了新衣服过来道喜,还有不少老人也来了,而这里还

有三十多个进士都在呢。

他们一起出来待客,这对于住在这里的人而言,简直是奇迹!

父老乡亲们来见,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求吴有为允许他们这条巷子以后就叫”探花巷”!

那个,不太好吧?”虽然在古代“探花″是不错,可是在现代,“探花”就有点暧昧了,颇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