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大明山河志》卖得太快,又必须由皇家书坊印制,县里供不应求,这几本还是公公跟书行打过招呼,对方答应售书时会提前通知一声,才让他们抢到的。

张举人从小厮手中小心翼翼地取来一本,抚摸着封皮五个字,心里发颤地想,这可是皇上的御笔啊!

他敬畏地翻开书,只粗粗扫了几页就觉此书文采斐然,言简意深,不禁叹道:“好!难怪连大儒们都赞不绝口!听闻明年春闱的主考官或许会轮到吏部尚书刘大人,《大明山河志》正是请他作序,仅仅这一点,就足够天下读书人为之疯狂了。可惜此书现今不过印了五册,听说一共有四十余册,不知剩下的京城何时会刊印?”

周菀之笑了笑,她夫君八年前考中举人,又连续两次落第,一直在家苦读。她知道,尽管夫君已年近不惑,但依旧对明年春闱抱有很大期望。

《大明山河志》名头实在太响,周菀之不免有些好奇,她取来一本,细细翻看,忽然,她在扉页上见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韩鸿雪?

方秋晚的丈夫不就叫这个名字吗?

她脑子里骤然浮现了个女子的身影,这些年,尽管她很少想起方秋晚,但却一直没有忘记过对方。一是两家人本来的纠葛,二是方秋晚临走前,她丈夫曾编了个故事,被说书人念得满城皆知,让周家受了不少指责。

她当时还有些怨气,幸而娘家宽解、夫家体贴,让她渐渐想开了,十几年过去,那些情绪早已淡了。

此时,周菀之看着这个名字,心道韩鸿雪会是她想的那一位吗?于是问道:“夫君,这位韩先生是哪里人?”

“对!你不说我差点儿没想起来,韩博士正是桃源村人,不日就将返乡探亲。”张举人摇摇头道:“也不知他是何等风姿卓然,能让皇上这般赏识,不行,我得赶快准备准备,说不得还有机会请韩博士指点一番。”

周菀之一怔,莫名又想到说书人口中那则半真半假的故事,想到方秋晚的嫉恨,还有对方那些在当年看来毫无可能的妄想,不禁微微苦笑。

或许要不了多久,周家与方家的故事也会传遍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