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秋道:“父亲这几年也知道心疼母亲了,哥哥又娶了嫂子,以后母亲尽可把家事交给嫂子打理,自己就享福罢。”
李氏道:“刚嫁过来的新媳妇,哪里就能让她操心这个,先让她舒服几日再说罢。若是她这一两个月有了身子,就更不能叫她劳了神了。我想着还是等个一年半载的,看你嫂子生了孩子后再将管家的事交给她,我到时就不用那么操心了。”
元秋道:“母亲不如每日把妞妞带在身边,也教她打理些家事,将来也可以帮衬下嫂子。”
李氏笑道:“你当个个都像你似的那样能干呢,妞妞还一团孩子气,等她再大两岁罢。”
元秋笑道:“等我走了,母亲别再娇惯她了,那些针凿上的事情多叫人看着些。我屋里的丫头蓝儿做的一手好针线,又会打络子,连翠莺都夸她手巧呢。我瞧着蓝儿比妞妞大不了两岁,从明日起就叫她们两个一处罢,往后妞妞做针线也有个伴。蓝儿平日里也能伺候着她些,就当是替我照看她了。”
李氏见元秋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起来,忙拿了帕子给她拭泪,一边打趣她道:“你看你,说着话又哭了起来。那妞妞哪里是我娇惯她,平日里我说她一句你都要护着她,把她宠的什么似的,如今又来说我。”
元秋听了转涕为笑道:“母亲只嘴上这样说罢了,心里不知怎么心疼妞妞呢。上次妞妞淘气,我说了她两句,母亲晚上就叫人送吃食去给她压惊,打量我不知道呢。”
李氏翻身拧了元秋脸一下,嘴里笑道:“你这丫头,也学会和娘顶嘴了。”元秋就势又挽住李氏胳膊,蹭到李氏怀里不肯出来。
李氏轻轻拍着元秋,半晌道:“你嫁到郡王府,陪嫁丫头是少不了的。翠莺、织梦、碧儿都是从小跟着你的,你就带了她们去罢。往后若是士衡真要有了纳屋里人那天,自己家知根知底的总比外面来路不明的强。”
元秋听了便把头埋在李氏怀里不吭声。李氏拍她道:“我知道你和士衡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不比旁人,他又和你许下过誓言。只是世事难料,总要先把各种状况都想全了,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不是。”
元秋道:“若是真有那天,他爱找谁找谁,我是不会将翠莺三个给他的。她们三个跟了我那么些年,将来我会寻个好人家放了她们出去嫁做正经夫妻,总比在王府里做一辈子奴才强。”
李氏叹道:“若是这样也不枉她们跟了你一场。若是王府里有合适的侍卫、管事的之类,也帮她们几个留心,嫁给府里的人总比跟了外头的人强,起码每日还能跟着你不是。我年初月新买的那几个丫头规矩也学的差不多了,也都是机灵的孩子。预备着跟你嫁过去的。”
元秋道:“要那么多做什么?又不知道脾气秉性的,若是有淘气的惹出事来倒不好看了。”
李氏忙说:“你放心好了,屋里的有织梦几个伺候,还有二等丫头跟着,她们不过是小丫头罢了,有翠莺看着你怕什么。”
元秋听了这才不再言语了,母女两个说了一回话就觉得困倦了,两人不知不觉闭着眼睛睡着了。
李氏跟着元秋睡了几个晚上,夜里总要和她说上一回话,有时候讲管家的门道,有时候讲和公婆长者的相处之道,又告诉她怎样打点好小姑子。最后李氏少不得又将房中事讲给她听,元秋虽然前世早就知晓这些,却也听了个腮上绯红。
待到出嫁前头一天,南平郡王府备了凤冠霞披,又送来“鸡席”催妆。李氏早在头几日就将嫁妆整理妥当了,正好一百二十抬,由紫嫣带着家人往南平郡王府送嫁妆。元秋的嫁妆里不仅宫里赏赐的物件令人看着眼热,就连那套用钻石打造出来首饰也在太阳底下亮的直晃人眼。路上两边的人见了,无不驻足观望,一会讨论下家具式样一会谈论下珠宝首饰,更有人因猜测嫁妆价值意见不合而打起来的。
到了第二天下午,元秋洗干净了身上,就有丫鬟媳妇们伺候着装。李氏请了“全可人儿”将元秋的额发修去,又拿五彩丝线替元秋开了脸。元秋凤冠霞披穿戴齐全后,李氏流着泪水拉住元秋叮咛再嘱咐,恨不得把自己活了一辈子的经验都告诉她。
元秋只含着泪拉着李氏的手不敢开口,就怕自己一说话就会哭出来。刚进屋的张姨娘见状小声嘟囔道:“也不知我们家元容出嫁时可有人叮嘱她没?”林姨娘拿胳膊肘一顶她,小声骂道:“快闭了你的嘴罢,大好日子别寻了晦气,看再把你关到院里不让你出来。”张姨娘忙闭了嘴和林姨娘站在一边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