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脸色难堪,语气不善的问道:“皇妹可有证据?”
高阳公主道:“姚家被休弃的长女正是韦侯的原配嫡妻,当时韦侯执意停妻另娶臣妹就不敢苟同,谁知姚氏前脚被休弃,后脚就被诊出有了身孕。”
皇后大惊失色,大呼作孽!
“你是如何得知那孩子就是韦侯的?说不定是她私德不修!”皇帝挣扎道。
高阳公主看了他一眼,苦笑一声,道:“当日姚氏曾求到臣妹的府上,臣妹当时就想为她鸣不平,七出之名休掉了妻子,而姚氏已然怀有身孕,韦侯应当把她接回府中好生将养才是。可万万令臣妹没有想到的是,姚氏刚强贞烈,不愿再屈身与人,甘愿被休弃。是以,姚氏独自抚养幼子长大至今,而托臣妹代为隐瞒,分娩之日的大夫稳婆均是臣妹寻的可靠之人,时间日期刚刚吻合,绝无错漏,那孩子定然是韦侯之子。”
听到此处,皇后已经明白了,讽刺一笑,却依然端着平和的面孔为高阳补充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道:“高陵知晓了这个孩子的存在便想出手断了姚氏回府的后路,那姚文选是姚家幼子,敲山震虎,好一招恨棋!竟是连本宫的儿子都牵扯进去了,皇上,您看如何惩处?”皇后狠狠的咬“惩处”二字。
皇帝为难的道:“高陵生性纯良,如何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她抚育皇室血脉有功,又不求让韦拂入皇室玉碟,甘愿让她屈居郡主之位,朕对她有愧啊!”
“皇上此言差矣!”默然在一旁的沈谦突然出声,“高陵公主若真像皇上说的那般淳厚善良,那她怎么会勾结三皇子妄图栽赃太子,让太子背上恶名呢!”
“什么!”
帝后双双起身,震惊的看向一派坦然言之凿凿的沈谦。
第11章 生死一瞬
皇帝不复刚才的好脸色,立马铁青着脸质问沈谦,皇后心里震惊之余不免内心欣喜,面上却做忧虑不信状,连连发问要求沈谦细细道来。
“沈谦若没有足够的证据定然不会栽赃构陷皇子与长公主,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端看皇上您信是不信了!”沈谦拱手眉目刚毅,嘴角扯出一丝凉薄的笑意。
皇后肃着脸,道:“世子快快道来,若是证据确凿陛下自是会查明法办,若你只是随口诬陷,那么,即使是看在高阳长公主的面子上,你今日也休想离宫!”
沈谦目光移到皇帝身上,只见他身形微动,沉吟片刻默认了皇后的决议。
“那沈谦便冒着大不敬之罪如实道来了,且问不知皇帝陛下可还记得三月以前的那场赈灾义举?”
皇帝问:“可是国子监学生,自发组织赈济因洪水而从徐州逃难而来的灾民?”
“陛下英明,那场赈灾义举说是国子监的学生主动请求的,其实不然。据臣得知,应是太子殿下。”沈谦道,心里想着的确是太子做的,其心如何不得而知,确有善举也应当夸赞。至于做戏的成分有几何,沈谦到不关心,储位之争已是油锅下肉,必是死的死伤的伤。
“皇儿?”皇后诧异,心里微微一动,道:“皇儿既然有此善举为何不如实告与本宫与皇帝?而你又是如何得知?”
沈谦道:“树大招风,太子未免在朝中提出招人弹劾,或是以为他另有目的而否决,便私下找到了太傅大人,请求他代为赈灾!”
“你是说宋毅?宋将军?”停顿片刻,皇帝了然道,“将军向来仗义执言,这次却瞒得朕好生辛苦!听闻宋家两位公子与你府上交好,如此看来,你知道内情便也是理所应当的。”
“是,太子提议之后便暗自派了人手,又找到国子监掌议姚文选请他组织此次义举,姚家公子自然是点头应允的,而赈灾之后国子监声名大振,百姓得了实惠,自然是双赢的局面。岂料,国子监有位学生在赈灾途中惹恼了李国公府上的公子李禄,李禄霸道蛮横,那位学生好生可怜,被打得重伤至今难以下床。是以,国子监的学生们群情激奋要求讨回公道,而此次福瑞楼之行便是调和两者关系的会面,由京卫指挥使马大人的公子马宏做东调和,而后来福瑞楼大火学生们受伤,陛下您也知晓了。”
皇帝眯着狭长的眼睛,胸膛起伏不定,一掌拍下案桌,怒道:“无视王法,败坏家门,如此恶少难逃严惩!”
“皇上英明!那韦侯府上的家将不过是他们虚晃一招罢,幸而当时微臣也在曾福瑞楼,我识得的一位得力管事正是三皇子府上的幕僚,至此,微臣才明白此次事件的真实目的。”沈谦嘴角含笑,眼神中充满寒意,冷冷道:“他们并不是针对的国子监的学生们,而是他们背后的太子!试想什么人会对太子坐稳储君之位寝食难安以致行凶呢?除了图谋皇位之人,微臣不做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