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蒋经国传 江南 845 字 2022-11-21

裁军协议,讲价还价,好象双方从此立地成佛,“还军于国”。

以巴大维为首的美国军事援华顾问团成立,《军事援华法案》经美国国会通过。

国军五十四万,在美国海空军的协助下,接收日军的防地。

到这年的六月为止,国军尚占优势,盱衡全局,基本上是乐观的。但是,向后的日子,就很黯淡了。

杜鲁门禁运的命令,于七月颁布,且持续八个月之久,因此,国军的优势,大为削弱。

次年一月,马歇尔铩羽而归,旋即接任国务卿,南京和华府间的关系,江河日下。

经国在东北,打不出局面,干部南移,连他搬到长春的《正气日报》,[2]都跟着迁到上海,想在那里建立起宣传的据点。

一时没有新的开展,本建军先建校的原则,重操旧业。

一九四六年夏,三青团举办青年夏令营,人数近千,一就是他回到中原后的杰作。九月一日到十日,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假庐山大礼堂举行,他的干部们,酝酿着独树一帜的意愿。

经国自己,也很有兴趣,主要,他不甘派的压制和打击。那本《我们对团的建议》的小册子,企图

摆脱党的牵制,呼之欲出。但是,一身兼总裁、团长两职的蒋先生不点头,办得到吗?

蒋先生对爱子的想法,频频心动,用红笔御批后、嘱经国研究具体办法。太子庐山河西路的别墅,顿时群贤毕集,包括蔡省三、陈元、王升、赖钟声等,开会集议,分工起草组织纲领,忙得一天星斗。

三青团组党的消息,传到南京,陈立夫兼程上山,直言诤谏,同时拉出戴季陶[3]分头夹击,蒋先生于是改变主意,组党一说,付之东流。

蒋先生碍难采纳,并非没有理由。他自己是国民党的总裁,且“余自束发以来,无时不以基督耶稣和总理信徒”自居,何能允许青天白日的旗帜以外,再飘出别的什么旗来,让左手和右手相互对立。

设立青年团的原意,已经变质,失掉原来团结号召的初衷。由团改党,扩大派系分裂,将置党魁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