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这时候祝爸爸回来,看到祝小安就道:“杨老师走了。”

祝小安看他神色,老师肯定和他说了不少,就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她应了一声,拿了个板凳去堂屋门外院子里坐着。

大伯坐在堂屋门口,祝爸爸坐他对面,祝妈妈也拿着蒲扇坐院子里纳凉。

看这架势,祝小安就知道粉墨登场唱大戏了。

果然,祝爸爸酝酿了一下,开始说谁家谁家的闺女又不念书了,又对祝小安道:“你姨家、姑家女孩子都不念书,出去打听打听,就咱家俩闺女还在读书,俩孩子读书家里压力太大了。你说怎么办?”

前世爸爸直接就说不让她读书了,问她乐意不,今生居然还会拐弯抹角了,看来被杨老师说的不好意思了。

读书是祝小安最大的梦想,就搁以前她也不想辍学,宁愿想办法和妹妹一起上。

她绝不答应定亲,因为定亲以后,常三春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接近她,哪怕□□也不违法,不管公安还是舆论都不会管,甚至还会说她矫情。

既然他们没强硬决定,还顾忌面子问她,那她就不怕。

她现在也算知己知彼,爸妈的软肋就是大哥和面子。

她没有回答问题,反而避重就轻,“爸,我现在上学不花钱。”

她上学的确花不了多少钱。

有杨老师夫妻关照,她自己努力拼搏,学校几乎是赚不到祝家钱的,这一点祝爸爸自己也清楚。

之前他跟大伯一样觉得女孩子上学,哪怕不花钱,但是花时间,不能给家里干活赚钱,就是赔本的买卖。更不用说不赚还花,那就更要命。后来随着祝小安长大,成绩优秀,老师时常来家访各种表扬祝爸爸教女有方,大大满足了祝爸爸的虚荣心,那些蠢话说的就少了。后来就说女孩子下来也干不了什么活儿,上学也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