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般,她下了炕,在展易不解的目光下,开始帮着归整东西。
笨重的东西,例如那个三十来斤的油罐子,展易早就搁到了墙角边。连棉花胎、额外多买的棉花,以及衣料都被放到了炕尾的旧箱子里。说真的,别看买的东西多,可真的归整起来倒也不麻烦。
俞小满接过数量不多的粗盐等调料,又瞅着离开集市时顺手买的葱蒜姜等物,迟疑了一下后,向展易道:“展郎,你可知这里离小青山西面有多远?就是那个有大片大片竹子的西山。”
展易想了想,有些不大确定的道:“我不太往那边去,只记得那边离村子不远。”
竹林里又没猎物可打,看展易这样子也不像是会去挖竹笋的人,对于那面的情况完全不清楚。不过,既然是离村子不远的,那就是离他们这儿很远。
想清楚之后,俞小满难掩失望。
俞家有祖传的篾匠手艺,虽说真正精髓部分是传儿不传女的,可到底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再说仅是粗劣手艺的话,俞父也没那么在意。因此,俞家上下都会编篾器,区别只在于精细程度。
像俞父,他是全家之中手艺最佳的。俞家能从县城乃至府城接到订单,全靠俞父声名在外。而俞家老二、老三却只能帮着打下手,真要算起来,只怕连俞父的一成手艺都未曾学到。
不过,俞家老三是天赋不行,俞家老二则完完全全是懒得下苦功夫。至于老大,索性别提了。
而俞家的女眷们,就连娇滴滴的秋娘都会用柳叶编个装蝈蝈的小笼子,俞母和俞小满更是能轻易的做出家里用得到的一切日常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