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元槿明白,蔺君泓算是个“嵧”字杠上了,怎么都不肯改,于是笑道:“都带了个‘留’字,莫不是怕孩子会跑了么?”

她不过是玩笑的一句话,蔺君泓却是认真说道:“我若说是怕你跑了、不见了,你觉得如何?”

元槿哪里肯信?

她就在这皇宫里,就在他眼前,还能跑到哪里去。

不过她虽不明白是为了什么,但看她生产前蔺君泓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还是有些数的,知道他对于她的这一次生育极其小心,半点疏忽也不敢出。因此,她就没有多问。

而且青嵧这个名字还是不错的。

蔺君泓出了元槿的屋子后,就往厢房去。把一个刻了“青嵧”二字的小小玉牌塞到了他的小包被里,叮嘱乳母给换被子的时候一直戴着。

这玉牌玉质温润,细腻柔滑,上面的字是他亲手刻的。和平常玉牌不同,他刻的那个“嵧”字的右半边极其的深,乍看瞧不出来,细细一辨才能知晓。

左右元槿和青嵧都睡下了,蔺君泓就没在永安宫多停留,转而去了昭远宫去处理政事。

——算算时间,邹宁扬他们也该要过来了。三皇子余党之事,还需尽快办好。

他恋恋不舍的又回头往正殿的卧房方向看了眼,想想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哑然失笑。琢磨了下晚一些怎么哄自家小妻子才好,他轻笑着摇头,疾步而去。

元槿着实是累着了。这一觉睡得时间很长。徐太后中途来了两次,她都还没醒。

徐太后就不让人去吵她,独自去往厢房里看青嵧。

因着三皇子余党已经尽数被擒,消息已经传到了宫中,禁卫军们便恢复了以往的当值路线,并不如前一晚那般围着这几个宫殿的内墙站了一圈来护着。太后往来于永安宫和静明宫之间倒是方便了许多。

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她将平日里自己做的一些小零碎东西拿了过来。有小荷包、小香囊、小衣服、小帽子。甚至还有两对小袜套。

这个时候许林雅已经撑不住去了旁边屋子小憩。秋实和葡萄守在元槿身边,是孟嬷嬷和秋实来见的太后。

看到徐太后拿出的这一堆东西,孟嬷嬷觉得甚是稀奇。却并非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多么的精巧难得。相反的是,虽说布料是用了一等一上好的云锦,上面的针脚可不算是特别的细密,且做工并不是特别精致。

正因为不是特别出彩,所以孟嬷嬷才会有些震惊。因为她想到了这些小东西的来处。左思右想,不问个明白的话晚一些对元槿也不好交代,便道:“难道是娘娘亲手做的?”

徐太后倒是不遮掩,坦坦荡荡点头道:“是。”她指了那一双小袜套与孟嬷嬷说道:“你别看这东西小,用线少。可是越小的东西,做起来越是费力。我捏着那针线啊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好了。”

她这话说得倒是真的肺腑之言。她也是自己动手去做小孩子的衣裳后才发现,有时候越小的东西越是不好做。比如袜套。大人的宽宽大大那么一个,怎么行针都很方便。可是小孩子的统共就那么一点点大小,左手捏着布边角已经占去了袜套的大块地方了,右手捏着针往上缝的时候就得格外小心才能行。更何况,那么小的一个小东西,眼睛直盯着看也很费神。

徐太后本也不是擅长女工的。自打入了宫后,她连针都没摸过。只不过想要为小孙子做点什么所以动了手,拿起了当年做姑娘时候学的针线。说起来蔺君澜和蔺君泓都没有这么幸运,穿过她做的衣裳。青嵧倒是头一个。

也正是因为孟嬷嬷知晓这些事情,再瞧着眼前这一堆东西,就可以想象徐太后花费了多少心思在上面了。丢弃了那么多年的手艺再捡起来,而且现在徐太后的眼睛也远不如当年了,得花费多少力气?

徐太后多年的行事方式,孟嬷嬷一直看在眼里。再遇到现在的情形,她心里就有些感慨了,忍不住起身说道:“难为太后娘娘百忙之中还能记得给小殿下做东西。婢子代小殿下谢过娘娘。”说着就朝徐太后行了个礼。

徐太后轻嗤了声,没当回事。

身为小皇子身边伺候的人,代他行礼是应当的。没甚不对。

不过她为自己小孙子做东西,自己乐意,犯得着这么大反应?好似她平日里多么不近人情似的。

徐太后随意摆了摆手,“嵧哥儿呢?我去看看。”当先起了身往外行。

青嵧还在睡着。徐太后没去打扰他,静静的看了会儿就走了,说是晚一些再过来。

可是不巧的是,徐太后第二回过来时,青嵧还在睡着。

这次徐太后可不走了,就在旁边等着,和乳母孙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