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峰很兴奋,毕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可是传说中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的全木制的风帆舰船!

盖伦船留下了相当多的文献资料,甚至还有实物船体,刘一峰对盖伦船兴趣不大。但郑和大宝船那可是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的,不仅船体全部被毁,所有官方文献资料和图纸也完全被毁了,后世的考古学家都只能靠只言片语去猜测。

现在不仅有机会一窥真容,还能亲自搭乘,刘一峰能不兴奋嘛。

等那十几艘宝船靠近港口后,众人都看了过去。

“怎么这船的帆和刚才那艘不一样呀,土黄土黄的,刚才那白帆看上去气派多了。”

“你知道个屁,刚才那船明显就是大人物的船,我们这些民夫,坐的就是这种土黄土黄的船。”

“刚才那条船好高的,怎么这些船都这么矮呀。”

冯硕和另外4个商行的头领也都围了过来,他们纷纷的讨论了起来。李鸿基之前和刘一峰的对话他们也听到了部分,冯硕就直接问到:“李鸿基,为什么两种船不一样呀?”

李鸿基毕竟还是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还是挺享受这种众人都关注自己的情况的,有些得意的说道:

“之前那条船是军舰,只不过没装火炮而已。那种船速度快,也灵活,远程航行最佳。但载重量不如我们要坐的宝船,而我们的宝船速度虽然相对要慢些,也笨重些,可是载重量大。”

“为什么呀?”

“李鸿基,军舰为什么那么高呀?”

“不都是船嘛,怎么用的是两种帆呀?”

“那种白帆和这种土黄色的帆有什么区别呀?”

众人的问题连珠炮般的糊了李鸿基一脸,他却一个也回答不出来。

他毕竟只是在南军听闻过一些海军的常识,不是真正在海军服役过,更不是什么专家,只能张着嘴巴动了好几下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软帆是包括了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地中海文化圈的航海体系,而硬帆是独属华夏文化圈的航海体系。

这些宝船是多桅的,清一色为用竹子做撑条的硬帆。帆布有些是植物纤维编制的,比如竹席,有些是浸过专门药水的帆布,所以颜色大多数是土黄色的。

这就是华夏文明特有的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