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三爷、徐氏和哥嫂话别,招手叫孩子们,“珩儿璟儿琳儿,咱们回家了。”裴珩、裴璟乖乖的答应着,裴琳耍起赖,“不回家,我要跟二伯走!”蹲在地上不肯站起来。
裴三爷哄了他几句,却没什么效用。眼看着小儿子耍赖是耍定了,裴三爷粲然一笑,伸手把裴琳抱起来,扛在肩上,“琳儿,由不得你!”
裴三爷扛着哇哇乱叫的小裴琳,徐氏牵着裴珩和裴璟,笑着下了船。
船缓缓开始移动,阿玖和哥哥们靠在窗边,不停的冲岸上挥手。小裴琳在裴三爷肩上抹眼泪,裴珩、裴璟踮起脚尖探头往这边看,依依不舍。
三爹三婶、哥哥们,人影越变越小,渐渐的,看不见了。
阿玖伤感的叹了口气,“多情自古伤离别。”
裴二爷站在他们身后,听了小女儿这感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船在运河上行驶,裴二爷指给他们看沿途的景色,“那是胥门,当年伍子胥的人头便是挂在此处。那是姑苏驿站,亭、台、楼、阁,建的很讲究。”
“爹爹,那些个大字是什么呀。”阿玖津津有味的问道。
姑苏驿站大门前有石柱子,石柱上龙飞凤舞写着楹联,不过,阿玖看不到写的是什么。
裴二爷也看不到。不过,他当然知道那楹联上写的是什么,“客到烹茶旅客权当东道,悬灯得月邮亭远映胥江。”裴二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