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宋问点头:“我知道,所以我特意去看了看这几人的文章。特意来提醒大家一句。”

宋问:“答卷的时候,要注意的第一点,文风。”

“这几人之间,各自特点鲜明。包括之后的阅卷官,谁也摸不准对方喜欢的文风为何。或词藻华丽,或沉稳刚健,或言辞犀利,或清新婉约,或平实朴素。”宋问挪了挪屁股,坐正道:“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喜欢平实朴素文风的考官,就很有可能非常不喜欢堆砌词藻,谈之无物的文章。素来沉稳刚健的考官,就不大可能会喜欢冒进冲动的学生。”

历史上也有各种反华丽,反词藻的文风活动。

文人之间的风向是会变的,各时期有各时期流行的趋势,各自也有各自的流派。

可以确定的是,各流派之间,相处的不是那么好。毕竟文人相轻。

大梁新行科举,考卷甚至都没有糊名。有可能看你名字不好,字也不好,心情又不好,就直接写了个“不”。

宋问道:“不在榜贴上,也没有投过行卷的人,请自觉保持中立。何为中立,以李洵的卷子为准。”

宋问:“其次,给大家归结一下今年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考点。”

宋问掰着手指头随意给他们数了几个:

“从国的角度。治贪腐,安民心,稳粮价,广教育,重考核,强军本。”

“从人的角度。戒奢以俭,虚心纳下,广开言路,正身黜恶,谦冲自牧,慎始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