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

宝贝们对古代消费水平真的有好大好大的误解。

所谓高官厚禄,古代官员排除隐形收入,俸禄已经算高。假使以唐朝从·四品·下的官职为标准,即京兆伊,类似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为例,一年俸银五十两多一丢丢(不包括田产,仆役)。也就是说,首都市长不吃不喝不用,从二十岁工作到八十岁(虽然不可能),才能用俸禄出得起三千两。

所以张兆旭可以很骄傲的告诉大家,三千两是他们变卖家产所得,可以傲世天下!

几万两真的是……太夸张了!!整个国库全年总收入也才几千万白银,唐朝低潮期才一千多万。这是未排除朝廷支出的全部收入。用完剩的不多。

你们以为一年能赚一个国库吗……

ps。宋朝之后通货膨胀严重,尤其是元朝。不可同类比较。

第159章 必然如此

失态了。

张兆旭此言一出, 底下一片静默。众人皆仰着头, 看着二人。

张兆旭心里也明白, 立马捂住嘴。在擂台上晒了许久的太阳,才发觉额头上全是汗。

东风忽起, 遍体身汗, 不知该如何补救。偏头看向台下,心中升起一股恐慌。

后面官员见势不对, 快步向前, 替他开口道:“张公子品性率真,心急此事, 才慌不择言。我等今日相聚在此,皆是因为心忧水患一事,玩笑不得。否则, 我等也是要生气的。”

宋问道:“我自然是认真的。拿此事玩笑,宋某是这样不识大体的人吗?”

官员道:“一万两白银,还说不是玩笑?”

众臣附议点头。

张口一说就是一万两,当那是纸钱吗?

“我在商业街一共有十六间铺子, 租期十年。七个摊位,租期也是十年。此外还有一间书阁,两间茶楼,一间酒楼。”宋问算一样一样算起来道, “为了集资,酒楼的商铺我已经转卖了。书阁现由工部管理。因为造纸有功,朝廷免了我一半的税银。加上我宋家原本就在钱塘经商, 我带了不少银钱过来。如今尽数捐款,才凑齐了一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