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神级灵魂 木恒 808 字 2022-11-22

…………

“尼玛,太费劲了,要不是有一颗小行星十天后就要距离地球上空三千公里处经过,还真不容易忽悠他们”贾斯汀从网络上学来很多用语,他正在用这些表达自己的心情。

卓川摇头,“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一点点的发展了,过分快速的铺开,就算有武力跟得上,但具体的人心转变,社会接受,都是跟不上的,反而后患重重,就算是现在,他们表面配合,也会留很多个心眼的,你将来还有无数麻烦要处理的”

贾斯汀经过这一番打击,狂妄的性格设定,也收敛了不少,“好吧,看来这种太高调的出场方式,的确不适合人类这种生物”

…………

相比之下,卓川稳步前进的方式就要容易被人接受得多。从德国订制的针刺医疗设备,已经运到齐北市,鉴于国际第一医院分院还在建设中,就临时借了肿瘤医院的一处科室来安置使用,同时培训学员。

卓川随后就将那套针刺软件云服务的工作模式,亲自部署到这些针刺医疗设备上,用来操控它们的机械臂,与医生一起配合,对病人进行刺激治疗。

别看之前场面大,但卓川作为始作俑者,很清楚里面都是虚的,资金,还有人力,他仍旧不能借助贾斯汀来快速积累,只能等到对方有了真正实力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机器人工业体系后,才有可能放开手脚。

第二百三十三章快速发展

虽然后患重重,但至少明面上,米国上层不再给贾斯汀制造各种明的暗的阻力,只要对方按照通行的商业规则,遵守相关法律,具体的行为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如果认为他们什么都不做,也不正确,他们很清楚与贾斯汀的差距在技术上,所以他们派出了很多人,准备去学习他的技术。

然而贾斯汀真正有的技术只有一个三维成像,其他的都是智能程序自动带给他的能力,是属于自身特征的一部分,除非卓川教授给人类智能编程的知识,否则其他人是无法学会他这种能力的。

于是贾斯汀的理想国建设终于开始步入正轨,机器人施工队伍也顺利开始动工。

当然遥控这些机器人的办法,是通过米国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现场接入互联网后,然后再建立一个wifi,就能方便他远程遥控这些机器人了。

虽然偶尔有时候出现不可避免的网络中断,导致机器人停止动作,但正如人打盹一样,对施工工作没有什么大影响。

这也是贾斯汀抱怨要去南部非洲的原因,去了哪儿只是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就会困住他的机器人部队很长时间。

而在米国这个地方施工建设,在排除了上层若有若无的阻力之后,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人类的施工队伍。

这只别具一格的建筑队伍,也引来了大批的媒体记者,和操心太多的上层不同,这些记者们兴奋莫名,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抓人眼球的大新闻。

其中有一位刚刚出名的记者,名叫雷顿,他就职于单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数月前贾斯汀刚刚诞生时,做了一个飞机灾难预报,就是他验证其中的隐患存在,驾驶该航班的机长有吸食违禁药品的历史,对方的预报很可能成真,借着贾斯汀的名声,他也出了大名,升职加薪,并且交了一个漂亮的女友。

从那以后他就负责报道贾斯汀的一举一动,这次施工队伍的特殊,自然他不能放过。

他在现场进行报道,“正如大家所见,这只机器人施工队伍纪律严谨,秩序井然,效率极高,我们先后找了多位资深建筑工程师进行评估,它们的工作效率将是一般普通建筑工人的六到十倍。这是因为它们没有8小时工作的概念,只是需要补充油料或者电能,以及维修。更重要的是,它们不需要老板们购买任何保险,经过测算,它们工作半年到十个月就能创造出比造价更多的价值来”

其他传媒公司的记者也争相报道,并且大肆渲染这些机器人的正面形象。这是很正常的,一来贾斯汀掌握着网络传播通道,对他不利的报道,自然不容易报道出来。二来米国上层也有意无意地关照,不要随意刺激这位网络超人先生,他可不是蝙蝠侠,变形金刚那些能逆来顺受的超人。

一时间,各种论调出现,比如“人很快就要进入没有真正剥削的社会了,因为人可以剥削机器人了”,

又比如“人可以摆脱一切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只需要完成设计,创造这些工作就可以”

更贴近一些的,“米国从此可以摆脱劳动力价格高昂的限制了,制造工厂可以重新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