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鼐点点头,同样也认可。
辽西别的不提,还有贾家两府十几处的庄子呢。
这十几处庄子,是贾府仅剩下的祖田,绝对不会轻易放手。
因此辽西虽然也屯田,但是效果却不强。
“第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里贾鉴说的简短,而史鼐一样明白了其意。
他和李达祖也是将在外。
例如朝廷催逼他们尽快收复失地,可是二人迟迟按兵不动。
同样有自己的便利,但是对比金州,那又不可同日而语。
辽西走廊身后就是京师,任何举动都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
而金州孤悬海外,身处蛮族境内,被蛮族隔绝。
例如唐清安几番大动军制,不就是因为孤悬海外,不受管控的原因么。
而之所以朝廷没有重视金州,是因为谁都没有想到。
当初绝大多数人都不认为金州能守住,不管是蛮族还是朝廷,史鼐一样没有信心。
而朝廷和自己之所以支持金州。
实则是为了让唐清安在金州牵制蛮族的精力,哪怕只要几个月就好。
因为当时沉辽失陷太快,兵力物资都失陷,导致辽西走廊没有多少军力可守。
当时的形势极其危险,连京城也已经开始戒严。
只要当时唐清安在金州能牵制蛮族一年,甚至只要几个月,就足够辽西缓口气,等来内地的援兵。
可以说。
唐清安从收复金州,到收复镇江,收复长白山东岸,乃至现在的形势。
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当初之所以彻底放权给唐清安,就是因为如此。
不过唐清安有现在的所为,实在是没有人能预料的到。
朝廷前后四五十万大军都折损在了蛮族手中,比金州城更坚固的沉阳,辽阳同样没有守住。
至于唐清安突然大功干戈,从澳门采购回来红夷大炮,谁晓得还有这般利器?
只能说唐清安是金陵人,又是薛府商贾出身,的确见多识广。
现在金州的唐清安,就像雪球一般,扫清了刚开始的阻碍,越滚越大。
已经成了气候,不光是朝廷,哪怕蛮族前几个月都要避其锋芒了。
真是可叹啊。
谁能想到,有二十万精兵的蛮族,无往不胜,竟然主动避开了唐清安的兵锋。
“只怕没两年,唐清安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史鼐说道。
贾鉴明白恩主的话意。
朝廷要顾忌那唐将军了。
他却笑道。
“可惜太上皇和皇上两位圣人斗的厉害,只怕没有分出胜负前,谁都不会冒然动唐将军的。”
史鼐愣了愣。
这倒是他疏忽了。
“天时,地利,人和。”
贾鉴边摇头,边感叹。
“唐将军才二十二岁,实岁二十一岁,蛮族的老奴没几年就要七十岁。
自古在杀场经历一生的武人,有几个能长寿的?我预料蛮族的老奴,也就这几年之事。
国内民不聊生,乱民四起,朝廷还在内斗,蛮族即将新旧交替,政权不稳,朝鲜之国唯将军马首是瞻。
如今的唐将军,就像那新日初生般,谁能挡之。”
史鼐听贾鉴把话说的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