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五年平辽

唐清安看着手里的文书,听到谢友成的担忧,并没有认为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借鉴历史,明年后金会进攻宁远城。

结合现在。

北镇因为自己偷袭海州,断绝了蛮族的粮草,所以并未丢,而金州,长白山东岸,北镇被自己所光复。

但是辽东关外的蒙古各部,还是仍然被蛮族收服。

大概率。

蛮族今年会继续巩固一年,明年开始进攻,或打北镇,或打金州。

小概率。

蛮族今年就会发动进攻。

唐清安又看了看手里,沉阳陈策告知的蛮族军士动静,皇台吉调去了西边,代善调去了东边。

两人是老奴最得力的儿子。

在历史上,皇台吉经常派出去独自负责东边。

不管是打败毛文龙收复的的镇江,还是几年间,先后入朝鲜打东江镇和打朝鲜,积攒了很大的资历。

可以看做是后金老奴为皇台吉铺路。

现在的蛮族老奴,

却把皇台吉调去了西边。

因此,唐清安猜测,老奴就是今年要动兵,也是主攻北镇。

毕竟柿子先捡软的捏。

唐清安出海五年来,他有这个自信。

北镇相对于他,就是软柿子。

相信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蛮族。

不管是为皇台吉铺路也好,还是军事需求也好,唐清安已经大致敲定,蛮族会先攻打镇江。

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开始分析起来。

这一回,自己能不能救北镇。

“我猜测蛮族今年应该不会动兵,就算动兵,大概率也是先打北镇。”

听到将军的话,谢友成内心认可。

不过他却不同于唐清安,唐清安是出于历史和现在的形势,结合而分析出来的。

谢友成是通过军事上分析出来的。

“北镇七八万新兵,锦州三四万新兵,大多已经训练一年,开始有了成军前的模子,所以我同意将军所言,蛮族会先打北镇。

既可以较为轻松的消灭北镇即将成军的新军,又可以夺得北镇,然后一举而下全得辽西。”

见将军没有反驳,谢友成继续说道。

“北镇,锦州虽然有十万兵,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新兵,虽然训练一年,或者少部分兵更久些,但不经历战火,野战绝对不是蛮族的对手。

北镇地势不如锦州,更不如金州,前番兵比现在多,老兵也比现在多,如果不是将军的救援,早已被蛮族所灭。

而北镇这回想要守住,同样更需要援军,他能指望的援军,只有两部。

一部是辽东经略,一部是我们。”

说完,谢友成等着将军的主意。

这个决定不好下。

随着金州,长白山东岸,镇江的光复,需要面对的不光是蛮族,还需要面对朝廷。

如果上下一心,则无须费心。

可偏偏朝廷现在对他有了顾忌,有了猜疑。

不然旅顺互市之事,明明是对金州百姓有利,而自己却要试探了又试探。

“如果我告诉朝廷,蛮族今年可能会对北镇动手,你说朝廷会这么想?”

听到这话,谢友成忍不住叹了口气。

“朝廷大概会想,金州总兵野心滋生,为了互市之事,竟然谎报军情威胁朝廷。

就算有明白人,同意将军所言,也挡不住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