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的是金江节度使胃口太大,忧的是对于蛮族老奴的战事。
虽然唐清安名声赫赫,可是对比积威数十年的老奴,还是让人下意识的不敢信。
老奴啊。
最近十数年来,野战从来没输过。
不同于京城的百姓。
这些朝廷的大老,心里已经认定唐清安为桀骜之人,不过碍于如今的形势,只能先满足他。
大周朝廷心忧战事,朝鲜一样担忧。
朝鲜国主李倧。
已经几日无法安睡。
国内的军队他是派了出去,以免这些不知道心向着谁的军队,会趁着金江镇无力顾及朝鲜之时,发生对他不利的事。
可是同样。
如果金江镇节度使兵败,不光是唐清安的实力受损,他的地位也将受到动摇。
唐清安还是金州总兵时,因为他的威望,自己才能坐稳朝鲜国主之位。
不再像以前只是一个木偶。
几年下来,至少在汉城里,他的王旨还是管用的。
当林忠的侄子林之远,还有他任命的朝鲜统帅权申旭,源源不断传捷报回来、
朝鲜国主李倧脸上才有了笑容。
因此。
他还专门输送了十万石粮料到金州,犒赏上国和本国军队。
大周登来的物资,金陵的物资,朝鲜的物资,远远不断送到了唐清安手里。
唐清安出海五年以来,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大军驻扎榆林铺已经三日。
金江军六千骑兵,有的甚至绕过了盖州城,突袭到了营口。
盖州和海州两城的中间就是营口。
再往前就能骚扰到供应皇台吉大军的粮道。
蛮族和蒙古的骑兵,受到老奴的呵斥,终于又把金江军的骑兵赶了回来。
“看样子,老奴对我们有了畏惧啊。”
唐清安看到骑兵带回来的军情,向各将笑道。
不光是骑兵们带回来的消息,还有已经到了双台子河的水师船只,都已经确认。
皇台吉大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
“老奴躲在盖州,担忧无法打赢咱们,既然如此为何不从皇台吉那里分兵呢。”
“北镇到底有七万兵,皇台吉本来才十一万兵,其中不少蒙古兵和降兵,他分多少合适。”
金江军的将领们,纷纷商量着目前的形势。
既然蛮族老奴不敢来攻,可是盖州又是要收复的,要不要自己主动去攻呢。
听着将领们各自讨论,唐清安也在沉吟。
和将领们的心思不同,他想的是老奴的年龄。
历史上老奴明年死亡。
有说法是因为攻打广宁受伤,郁郁而终。
有说法是因为没有打下广宁,作为战无不胜的老将,败在了一个年轻人手中,郁郁而终。
有说法是年龄大了,旧伤病复发,病死了。
这些说法都先不提。
唐清安想的是,老奴今年的做法有些古怪。
不管是让皇台吉娶科尔沁贝勒之女为正妻,还是让皇台吉负责西线,甚至主持攻打北镇之事。
看上去,更像是老奴在为皇台吉铺路。
为什么要跟皇台吉铺路呢。
想到此点。
唐清安就豁然开朗。
不但理解了老奴为何要亲守海州,又明白了老奴对于和金江军决战没有信心,却不改变主意的原因。
这般情形下,都没有召回皇台吉大军的迹象。
既然如此。
趁你病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