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借着亲近大周的势力,轻易的驱赶萨摩藩。
不然事倍功半,造成不利的局面。
而且有移民的重任,更不可鲁莽行事。
周苟儿本来不以为意,但是才接触琉球国,就来了个真假两人,因此不敢胡来。
正如军司所言。
琉球国的形势,刚开始无法靠其国王,因为受到萨摩藩的控制,只能借助本土的力量。
没有透漏真正的目标,周苟儿选择了麻痹对方。
眼前的官员,又返回去告知国王。
王宫中。
萨摩藩的武士,翁盛继等官员,都在等着佐文。
当佐文回来,告诉了众人,大周军队的来意,翁盛继彻底松了口气,而押川公近却感到惋惜。
他告知佐文,诱骗大周官兵上岸。
对方面见国王,琉球国国王是大周皇帝亲封的国王,大周军士定不敢慢待。
如此便利,可以命其不能携带兵器进入都城。
而他则可以,带领日本武士,以及管控的琉球国军队,趁此袭杀对方。
谁知对方却否决了。
不过犹如翁盛继所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押川公近没有继续强求佐文。
“既然是如此来意,当可告知大周军队,我国物资短缺,没有多余的供给。”
押川公近说道。
琉球国一草一物都是萨摩藩的,如何愿意便宜给大周的军队呢。
“只怕反而不美。”
翁盛继提议。
主动送一次补给给大周军队,再提出押川公近所言之事,让大周军队不在索取琉球国。
即符合人情,也让对方无可指责。
换做是旁人,连番敢反对自己,押川公近早已拔刀砍了对方。
不过是翁家,押川公近知道对方是真心实意,因此没有发怒,认可了对方。
获得了补给的金江军舰队,终于离开了。
在旗舰上。
郑周痛哭流涕。
他们郑家,原来就是前明朱元璋,将善于驾舟航海的“闽人三十六姓”奉旨迁往琉球之一。
是最早的琉球闽人郑氏移民琉球闽人郑氏的一支。
而他的哥哥郑迵,十六岁做官前往大周,入大周京城国子监达六年之久。
归国后。
和亲近日本文化的三司官翁寄松对立,并取代了对方,成为了新的三司官。
也是琉球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汉人血统的三司官,相当于宰相。
当初萨摩藩入侵琉球国时。
琉球国军败,官员皆投降,反对萨摩藩的就有他的哥哥郑迵。
“萨摩藩欲将我大哥杀死,因为我大哥精通唐手拳,武艺高强,未能成功。
后来派了数名武士合力,才胜之不武,杀死了我大哥。
我们一府,遭到萨摩藩武士的焚毁,我也受到其通缉,一直躲藏乡野,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听着眼前的人所言,沈有容已经倾向相信对方。
一则既然他大哥入过大周国子监,这是很容易查清楚的,二则正如他所言,如此形势,在琉球国,也容易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