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制作铠甲需要的水牛皮,战鼓,号角等等。
金江镇的耕牛都不够,如何敢杀壮年牛来提供军需,而老牛远不够使用。
大周国内同样重视牛。
但是大周国内耕牛的基数大,每年的老牛,死牛,能提供不可计量的原料。
这就是体量巨大带来的优势。
只牛一项上,金州就离不开国内的供应,更不谈其他的物资。
十万大军可得,而供应十万大军的物资却难得。
每年的消耗,更是不可计数。
金州很多物资储备见底,出现的缺口,唯独大周才能供应充足,哪怕如朝鲜,都是无法补足的。
蔡文负责工科,知道今年大军作战的物资还能提供,但是明年呢。
他要提前就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至少。
无论何时金江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军需不能拖后腿。
而想要做到随时能供应大军的军需,那就需要储备到充足的原料。
韩昊早就料到了蔡文的来意,脸上做出为难之色。
“登来发往金州的物资,需要朝廷下发公文,我已经上疏过,但是还没有回复。”
韩昊不再是当初年轻的御史,收敛了锋芒,和积年老官无二,说话温和,不轻易得罪人。
“不过。”
话锋一转,韩昊笑道。
“蔡司务亲自来催,我也不会袖手旁观,明日就重新上疏,催促兵部的公文。
蔡司务先回金州,相信朝廷很快就有公文的。
只要朝廷的公文抵达登来,我必定会立刻安排发出,不耽误蔡司务。”
蔡文虽然品级不高,但也做官数十年,哪里会不知道拖字诀,当然也就不会轻易的上当。
要是真的听了韩昊的话,转身回去了,恐怕等待明年都得不到回复,最后空跑一趟。
“唉。”
蔡文露出为难的神情,长叹一声。
“韩巡抚有心了,既如此言,我理当回去等候,不过实乃金江镇物资短缺,上下翘首以盼。
将军奔赴沉阳前,曾向我透露,将军和韩巡抚为莫逆之交,如果有困难,直接请求韩巡抚的帮助。
正是有将军的吩咐,下官才敢冒昧前来。”
听到蔡文把唐清安的名号抬了出来,韩昊开始了沉吟,盘算此事的得失。
如果只是蔡文,小小的司务,韩昊必定会打发对方。
但是既然是平辽侯的话,韩昊就不得不重视。
虽然料到蔡文说的话有水分,但是两人的关系,本来就无可厚非,关系紧密,暗中的盟友。
“沉阳的战事如何了?”
韩昊转移了话题,露出关心的神色。
金江镇的军报,连连发往朝廷。
很多人都知道金江军已经包围了沉阳,但是能不能攻下沉阳,却无人敢肯定。
蔡文是金江镇的官员,肯定知道的更详细。
“将军认为,必定能三个月内拿下沉阳,光复整个辽东,平国家之患。”
“那就好。”
韩昊神色阴晴不定。
据他所知,陕西的民乱已平,除了极少部的顽固份子外,大多乱民已经安置各地。
朝廷命令各地官府,务必好生接纳乱民,且免除了税收。
民乱一除,蛮族一除。
那整个大周,只剩下金江镇之事。
关于平辽侯的言论繁多,越是如此,当国家太平后,定然会召平辽侯归京叙职。
犹如国之初的北镇。
如果唐清安奉召,那么按照他的功绩,朝廷定然会赐公爵。但是唐清安会奉召吗?
韩昊无法预料。
如果唐清安奉召,韩昊愿意开个后门,以维持双方的情谊,就怕对方不奉召。
要是唐清安不奉召,自己开后方,介时朝廷核查下来,自己就要受到牵连了。
事关重大,韩昊即不想得罪平辽侯,影响双方的关系,心中又有担忧,迟迟做不出决定。
“此事先容我斟酌。”
韩昊不再要求蔡文回金州。
~~~~~~
沉阳的城门和城墙不是一条直线。
城门是城墙上重要的防御点,除了坚固之外还是坚固,城门外修建了半圆形的瓮城。
瓮城两旁各开一个门。
然后就是围绕城池的护城河,离城墙三十步,东西南北各门设有吊桥与壕桥。
数万蛮人的功劳,终于把四个瓮城前的护城河填平,提供了金江军和朝鲜军顺利抵达城下的便利。
但是护城河的内岸,还修有羊马墙。
离城墙只有十余步的距离,高八到十尺,正对壕桥处开一门,便于人马通行。
“嗖嗖嗖。”
虽然护城河平,羊马墙后的蛮军,仍然向进攻的敌军射击,延缓对方占领羊马墙的脚步。
火铳可以直射,但无法抛射,对养马墙后的蛮兵造不成威胁。
能造成威胁的金江军火炮,用的炮弹杀伤力不足,无法动摇蛮军守卫都城的决心。
蛮族是兴起的势力,没有积弊日久的江河日下的形势。
士兵敢战,不畏牺牲,蛮丁奋勇,一腔热血。
虽然与金江镇的对抗中落入了下风,不代表蛮族就没有了反抗之力。
李胜虎负责攻打东门,试探了一番,占不到便宜,立刻让人鸣金收兵。
连羊马墙都如此难下,更不提其更高大的城墙。
虽然脑海报仇心切,李胜虎却没有不顾及士兵的伤亡,做出昏头的举动。
“继续派蛮人上。”
李胜虎要控制攻击的节奏,不在急于求成,而是准备用血肉,先把城墙外的工事耗尽。
随着金江军收复的地盘越多,俘虏的蛮军也越多,还有不少的蛮族人口。
将军不许发生屠戮百姓的事。
只要是无辜的,手中没有人命的百姓,皆能得到安置和救治。
但是参与过屠城的士兵和蛮丁,则不能放过,需要得到该有的惩罚。
军司做出布置,让这些人为金江军作战,戴罪立功。
所以。
目前的金江军中,有近十万的蛮人,战事中牺牲了很多很多。
帮忙趟平了护城河,现在继续协助金江军,趟平羊马墙。
粮食宝贵。
金江军接济了众多的蛮人百姓,把妇孺儿童安置去了后方,导致蛮丁作战没有后顾之忧,不敢违背军令。
参将下命。
各将很快带领蛮丁上了战场,督促各部前进,忍受蛮军的弓失,顶着伤亡,每一步都有人倒下。
82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