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忽地这般禀起政事,父皇一下子变得喜怒不形于色,他才蓦然感觉到了天威的震慑。
而在这种震慑之下,自己正动的心眼都让他觉得十分气虚。
殿中又静了会儿,皇帝吐了两个字:“杖责?”
孟君淮心里一松,平静地应了一个字:“是。”
这便是他动心眼的地方。他已然知道那并不是父皇的旨,只不过,眼下不如兜个圈子。
又安寂了好一阵子之后,皇帝却没再说什么。没有直言那不是他下的旨,也没有为杖责的事安抚这个儿子。
孟君淮只听到一句:“这事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朕会召户部的人来议。”
然后皇帝又对长子添了句:“君涯留下。”
“父……”孟君淮不安心地想再做解释,视线一抬,愣被谨亲王的目光噎回了话。
谨亲王摇摇头,也示意他先回去。孟君淮只得施礼,与谢继清一同退出殿外。
殿里,只剩了皇帝与长子二人。
皇帝抬抬手,谨亲王站起身:“父皇,这事……”
皇帝这才得以将方才腾起的怒意以冷笑散出:“一个阉官,也有胆子打朕的儿子了。”
谨亲王屏息:“父皇息怒。”
“别闹大了。你亲自带人去,该杀的杀了,其余的发配出去。”皇帝又恢复了没什么喜怒的口吻。
“是,儿臣领旨。”谨亲王一揖,又道,“儿臣告退。”
正值晌午,外面阳光明媚。
二月里本就逐渐转暖了,这时明晃晃的阳光更照得天地间都暖融融的。孟君淮策马回府一路未言,直至到了府门口,才轻笑了一声。
吓得不轻,好在结果还不错。
父皇对他挨杖责的事没有表态,他当时心里一紧,出宫的路上又想明白了些,心知父皇若那时明言自己不知道,便是让他们都清楚了秉笔太监在他眼皮底下做了这样的事,这是很丢人的。
然后,在他正路过东四的时候,谨亲王身边的亲信追了上来,带了谨亲王的话给他:“我们爷请殿下您放心,明日一早,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便会换人来做,余党也皆会从宫中拔出去。”
这句话在孟君淮脑中过了许多遍,现在想来,让他仍有一种快意。
他进了府门,立刻有宦官迎过来,边迎边禀说:“王妃半个时辰前醒的,和大小姐一同用了膳,现下正在书房等您。”
“知道了。”孟君淮信口应了一句,直接往书房去。离得还有几步远时,里面的人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