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对就猜对,猜错就猜错,什么叫算啊?”
陆清岚这才道:“嗯,猜对了!”
“你怎么和阁老夫人说的?答应她没有?”
“这么大的事,我怎么敢随便答应。我只是说回来尽量劝你帮忙,我可没敢给她明确的答复。”
萧少珏笑着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口:“他们还真会找人,整个京师,你是唯一个让我无法拒绝的人。”
陆清岚听得心中暖呼呼的。
萧少珏又道:“你觉得咱们该不该帮他们?你说帮我便帮。”
“真的我说怎样,你便怎样?”
“嗯!”萧少珏理所当然,“我在家里,一向最听话的,这个你还不知道吗?”
“真要让我发表意见,那还是帮吧。衡州的百姓,也够可怜的。”
“没问题,我回头就给欧阳大统领写信。”
“不会破坏你的大事吧?”陆清岚有些担心地问。
“不碍事的。”萧少珏笑了笑,“我本来也想着出手呢。”
主意已定,他又和陆清岚温存了片刻,起身去了书房,当即就修书一封,六百里加急送到了南大营。
欧阳大统领不甩萧少瑜,但萧少珏的面子还是给得很足的。过不了两日,几十车粮食便送抵衡州城。
令萧少瑜和整个内阁头痛了这么久的难题,萧少珏一封信就解决了。这不啻于在萧少瑜的脸上狠狠甩了一巴掌。
也再一次证明了,陆清岚在他萧少珏的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南大营后续的粮食源源不断,于松这次反应很快,又组织百姓往京师送了一回万民伞。
朝中官员们也开始成批上书嘉和帝,要嘉和帝重赏萧少珏。其实上次高水事件,萧少珏平定了二皇子的叛乱,皇帝就该重赏萧少珏的,嘉和帝忌惮新军的实力,不了了之,这次萧少珏到衡州赈灾,又是立下大功,再不赏赐,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一时朝廷中暗流涌动,萧少珏已经是亲王之尊了,且食双俸,再赏,除了那个太子之位,还有什么好赏的?
嘉和帝躲在建始殿内,态度模棱两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表示。
这么多年,嘉和帝始终不肯立太子,不但众位皇子整天提心吊胆,就连大臣们生怕站错队,也都累了。翰林院的几位新任翰林,刚刚进入官场,正是满腔热血忧国忧民的时候,一合计直接联名写了一份奏折,请皇帝早立太子,以安天下万民之心。
萧少瑜见此情形,也慌了,立即鼓动手下们摇旗呐喊,于是大皇子党的众人纷纷上书,请皇帝立萧少瑜为太子。
这么一来,又有很多正义敢言之士要求嘉和帝立萧少珏为太子。
嘉和帝的御案很快就被请立太子的奏折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