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要知道风水师布置阵法在阵法未成的那一刻用的可都是风水师自身的元力,特别是在阵法成形的那一刻,那么对于风水师体内的元力消耗可是更大的,往往很多风水师在阵法成形的那一刻都会因为元力消耗一空而导致瘫软在地,那可是需要好几天的休息才可以缓过来的。

而一天之内连布两个阵法,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个风水师敢做的。

缪如茵自然明白自家师兄所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当下她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开口道:“师兄你看我,我的元力可有少吗?”

听到少女居然会有此一问,东方弦月也是微微一怔,然后他的目光便在少女的身上落了落,果然如茵身上的元力居然没有见少。

看着男人眼底的神色有些古怪,少女脸上的笑意却是越发的浓郁了起来:“师兄,如果你不放心便在一边帮我护持吧!”

东方弦月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然后便坐在了缪如茵的身侧,然后他便看到身边的少女手中的结印速度飞快,同时口中咒语再起:“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天地之灵……”

要知道老头师傅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这里,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龙、穴、砂、水、向。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山的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撼龙经》云:“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龙身……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龙行飘忽,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山脉亦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

《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次要分真龙之身与缠护之山。凡真龙必多缠护。缠多富多,护密人贵。但若于缠护之山下穴,即失真龙之气,亦大不吉,识得真龙,然后观其水口朝案、明堂龙虎,确定结穴之处。龙之势,以妖矫活泼为贵。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飘忽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葬之则吉。如果粗顽臃肿,慵獭低伏,如枯本死鱼,是为死龙,葬之则凶。风水家于龙尚有诸多名目,要加强龙、弱龙、肥龙、廋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病龙、劫龙、杀龙、真龙、假龙、贵龙、贱龙、皆言龙脉须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形宜瑞庄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干镇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峥嵘,俱为恶形,塟之多有劫煞。

------题外话------

劲椎病犯了,疼的!

第206章 七星聚灵阵(二更)

华夏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黄河流域中岳嵩山一带;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丰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而每一条龙脉其龙气之兴衰便也代表着那一个朝代的兴亡,而现在华夏的大龙脉正在西进和东出的状态中,西进方向的是黄河流域,华山地区是大龙喝水和出口处;东进方向的是长江流域,黄山地区是大龙喝水和出口处。而此两龙的则是在京城形成了交汇之态,恰恰好现在缪如茵所盘坐之处便是那两龙交汇中心点。

且京城又是一座汇聚了百年帝气之地,而这个位置又恰恰好位于京城的中轴线上……

所以啊,老头师傅才会选中这么一个地方,所以啊,师傅果然是师傅,所以啊,老而弥辣,老而弥坚,人老成精,所说的便是师傅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