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嘚,几十年辛苦就换了张白条。打劫果然最赚钱了。

拿到白条的那一刻,王凯气的抓狂,真想一拍屁股干脆走人。可财货全被吞,他能去哪里?

想当初周青峰刚到抚顺就把王凯祸害的不轻,到如今一口吞下连个渣都不剩真是遇到天敌了啊!

“王科长,王科长。”

正愁苦的时候,王凯就听有个欢快的声音在喊。只见有个穿绸缎的富家老者撩起衣袍快步跑来,一边跑还一边向王凯招手。

“啊,是林老爷。”王凯朝富家老者拱拱手。来的是山东富商,卖绸缎布匹的。他费了好大劲才跟这位富商做上生意。这次对方亲自前来,还顺带运了一万多匹布。

来的一路上,林老爷可是担心的很。要不是有海盖两州指挥使作保,外加王凯给了足够的定金,他是不会这么痛快来营口的。不过此时他倒是心情舒畅,因为货物到岸点验之后,行政司财务科很痛快的交割了剩下的余款。

商人做生意,都怕货到地头死。东西卖出去收不到尾款的事太普遍了,不少商人甚至要搭上性命。不过这林老爷到了营口就发现这里遍地商机。

革命军搜刮海盖两州,手里有的是银子,数量不少。这伙反贼对货物的需求也极大,不管运什么东西来都能卖掉。最让林老爷满意的是这伙反贼还挺有信誉的信誉不是口头上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革命军有专门的贸易科,做生意是极其专业。

到了营口,林老爷就做好了被刁难的准备,甚至有一文钱收不到的可能。反正他这批货售价极高,光是定金就已经回本了。他来营口就是要看看别的东西,考察一下革命军的前途。而他一到营口的码头就立刻察觉此地的与众不同这不是一般的反贼呀。

码头上铺设了二十几座栈桥,每座栈桥上都有四座滑轮吊车,每座吊车下还配备十几部马拉的大拖车。光是这一套码头设备的复杂和高效就让林老爷极为吃惊他到过的港口也不少了,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码头为了提高装卸效率而如此大把花钱。

上下货靠码头的苦力背才是正常现象。

“这套东西好,真是好。”林老爷特意计算了这套码头装载设备的效率,一部吊车可以直接吊起两千斤的货物。这要是换苦力来背,十几个人得背几个时辰。这期间还磕磕碰碰少不了出事。可吊车只需一刻钟,人工也只要三四个就行了。

吊车上的滑轮已经由木制换成了铁制,坚固耐用,受力也大。林老爷对这东西就暗暗留心,这么一套设备就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伙反贼绝不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干不出这么专业的事。

果然。

卸货之后,林老爷就带着自己的账房去收尾款。周青峰亲自接待,先是当场付款,然后又拉着林老爷聊了一会。总共不到一刻钟,简单高效,不说废话。双方交情不深,身份又尴尬,周青峰也没给什么许诺,只说己方对于贸易的态度,供求所需。

一万多匹最便宜的粗布卖了七八万两,这个价格可比在山东销售贵了一倍。林老爷银子到手再回来找王凯,那自然是春风得意了。他拉着王凯的手不住的告谢道:“王员外真是有本事的人,身后有这么一尊大靠山,今后必然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