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商盐商去年没赚着钱,他们宁愿不卖也不肯降价。说是那怕烧掉也不愿意便宜我们这些穷鬼。”
“还有人宁愿低价把粮食都卖到北方去了,再从北方贩卖些走俏的商货回来,还更赚钱。”
听着兵卒们的言语,罗烈似乎有所悟,却又更加困惑。这物价高,百姓日子就苦,江南之地更加不是革命军的对手。这么浅显的道理,那些士人怎么就不懂?
人家革命军宁愿亏本也要保住百姓的口粮,拼命要把物价压下来。若有人敢屯粮抬价,一个投机倒把罪就能把奸商抓进牢里去。这帮费力经营,方才换得老百姓死活都不要明军打过来,甚至换的明军自己都纷纷投诚去天津。
“这些官绅满口的仁义道德,办的报纸也全是锦绣文章,可干的事全都是王八操蛋。”罗烈想到最后也是泄气。他把报纸一丢,再看那一百号被自己训的战战兢兢的兵卒,只能一挥手让他们休息算了。
没一会,刚刚跑掉的欧阳君又溜了回来,招手喊他训练的兵卒集合。罗烈也不跟他计较刚才的事,就问了声:“你要干嘛?”
“做生意,大生意。”欧阳君乐道。他的手下一听做生意,原本懒懒散散的模样立刻变得精神抖擞,让列队就列队,让正步就正步,比罗烈累死累活训练的还要好。
这人比人,气死人。
第0510章 义之所至
欧阳君的生意其实就是带人离开杭州城。
由于受到北面商品的冲击,江南有大量小农经济的个体纷纷破产。不少农家就靠种桑养蚕,纺纱织布为生。现在生丝的生意还能做,布匹的生意就真的做不下去了。松江一带的布商都损失惨重,底层小民更是撑不住。
江南盛行高利贷,农户若是资金断裂立马就陷入深渊。若是破产的人数少也就算了,可现在破产的农户几乎遍地都是。官绅对此毫无察觉,或者说毫不在乎。但革命军却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工业化社会的必行之路,可这其中的痛苦也是极其巨大的。卖儿卖女之乃至举家上吊之事在江南开始大规模出现。至于逃,放高利贷的官绅可不会让破产的农户轻易逃走。
就是在这等背景下,有人寻着欧阳君,请他帮忙从杭州城里带出一些人来。只要把人送到码头,自然会付钱这事看来简单,可欧阳君却嗅到一丝异像。这年头肯花钱照顾穷苦百姓的势力可就只有一家。
“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把人送到杭州湾的码头,一个便是五角银元。”欧阳君觉着自己一个人干这事有点不太保险,他又来拉罗烈。毕竟他只能跑,打架得罗烈上。
“一个便是五角?”罗烈觉着这生意也太好赚了,“难道女子和娃娃也算五角?”
“寻着我的人便是这么说的,人家甚至还预付了定金。”欧阳君轻易就把罗烈给说动了,两人就带着各自的人手城内城外的乱跑。一天时间就被他们寻着了几百号老弱妇孺,浩浩荡荡的出城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