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昊对建设并不是太感兴趣,在他看来,建设越多,未来的行政事务就越多,自己这种疏懒的性格,要是将来当日本琉球总督之类,肯定得比本家的赵皇上骂得更惨。还是管点人比较少的地方比较好,比如——当个新西兰总督啥的?
过了几日,一行人便一起搭乘船只前往北山,“视察工程开展情况”。
运天港改造工程的总负责人是设计狂人季润之的大徒弟季墅,而他本人则带着季园前进去广东了。赵彦昊当初听说分配来主持建设工作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还是“季佩尔”的徒弟,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刚来琉球的时候与他稍微交流一下,赵彦昊觉得这个年轻而又沉默寡言的全能型归化民建筑工程师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不像他师父那样成天嘟嘟囔囔着要盖“神都”。
赵彦昊根据琉球史料所载得知,三十年后在琉球硫黄山岛会发生大地震,并且引起海啸。虽然觉得那时候肯定没有元老在维持运天站了,不过按照他尽善尽美的理念,商馆还是要建设到距离运天港有一段距离、今归仁村附近地势较高的空地比较安全。
季墅设计的商馆带有明显的季润之风格,介于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建筑之间,虽然只有三层高,外形也不算太复杂,不过极具动感的建筑外形和“富丽堂皇”的五百天使装饰估计能让从未见过西洋建筑的琉球人大开眼界,也能充当萨摩藩的商人们当好几十年的饭后谈资。商馆的楼下作为商行对外使用,二三楼则作为站长和归化民办事员的日常起居场所和杂物间使用。此外,商馆内还有可供重要客商们使用的客房、餐厅和会议室。
商馆的附近则设有依丘陵所建的高墙,高墙内还有储存堆放货物的仓库和空场,因为要盛放硫磺的缘故,因此则设计建到了距离商馆大楼较远的地方。
季墅还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上下水设施,饮用水则直接取用今归仁村附近的河水,经过沉淀池再加以漂白粉消毒。而生活产生的各种废水则用来冲洗公共厕所。
至于建设所需要的大量物资材料,木材、砖瓦和石块都可以在北山地区就地取材。不过琉球本岛和鹿儿岛都不出产煤矿,这点则让主持工作的黄天宇较为头疼,不过听说八重山群岛的西表岛出产“烧石”,不过琉球树木资源很是丰富,没有人用来取暖做饭,所以就从未开发过。赵彦昊计划在返程的时候去琉球的西南群岛考察一番,西表岛的煤矿也自然被列入了考察的行列。
临高来的熟练归化民工人则多数充当工头,而施工的工人则按照计划,多数从北山地区招募而来。为了满足“大宋使者”的需求,向鹤龄和吴象贤以及其他几个北山出身的琉球官员们纷纷告辞,骑着马或者坐着凉轿跑回自己的村子中召集人手为“天朝上国”效力。
琉球人多地少,虽然一年两熟,但是因为农耕技术落后,加上产出的粮食多半被萨摩藩和琉球王室收走,剩下的粮食自然是聊胜于无,农民多半时间只能食用麻平衡努力推广的甘薯和野生的苏铁果实勉强度日。听按司、亲方大人们说为“天朝上国”居然管两顿干饭,还有工钱可拿,顿时各个村中有不少农民被鼓动前往运天港进行港口建设工作。因此很快便在今归仁村一带形成了临时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