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原只是一个小小集镇的清江浦,由于大量客商下船登岸,吃喝拉撒,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一完善,带动了此间市场经济,今上登基三十余年,这清江浦便日渐繁盛了起来,至今时今日,沿河居民已达万数。
这样一个繁盛的地方,每年所交赋税也教人刮目,县令大人何愁政绩不显?便是内里各乡绅客商的孝敬,日子也过的滋润。此一条足令每任山阳县令惆怅不已,夜不能眠。
——那本来是自己手里的银子,怎么就揣到了别人兜里呢?
沿河人家,也分三流九等,乡绅富户,来往客商名士,漕上大腭……这些人的日子都过的恣意,又因着有钱或有势,连带着楼子里许多色艺双绝的姑娘们身上的首饰头面都花色繁多,令人目不睱接。
——不过这些过好日子的人里,实在不包括秦苒。
秦苒的爹秦博原是漕帮帮众,风里来雨里去的挣命,哪知道在她七岁的时候,漕船运粮路过清江浦的时候出了事,被压在清江浦的福兴闸下,双腿受了伤,再不能行,拿了漕帮补贴的一笔银子,便安家在此。
秦家房屋沿河,只有一座小小院子,门前青石砌就台阶,周围邻家光景皆差不多,不说捉襟见肘,宽裕的也极少,人员成份比较杂,可概括为“贫民窟”。
有钱人家止步的地界。
秦苒上岸的时候,岸边一溜提着洗衣棒洗衣的妇人高声说笑。邻居家程婶跟傅大娘恰在其中,她打了声招呼,便往家门口而去,隐隐约约听得大嗓门的金氏低低问道:“程嫂子,莫非你真想让秦家这闺女做你家媳妇儿?”
金氏的大嗓门就算压低了也能让人在十步开外听到。
穿越人士秦苒无语望天,她今年不过十五岁……还是未成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