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草堂笔记中的一些关于神佛乃是百姓念头而成的记载,洪易有了明悟,他本身就是正宗儒家弟子出生,又得到了弥陀经关于天地自然的道理洗练,体内的意志念头,正好和这些圣贤长久以来的信念相合,他才能得到助力将神魂的阴暗杂质洗练,只是一个瞬间他就感觉到了心灵通透,有一种大解脱大自在的感觉,轻松由内至外的散发出来。
‘圣贤的塑像本身没有力量,只是因为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都进行膜拜,把自己的念头留在了圣贤身上,久而久之,就积累起了这样浩然如日月的念头,如果读书人的心中都是蝇营狗苟之事,那么这些圣贤象也会失去力量?’
洪易终于明白了天地人三才之中,什么‘人’能比得上这些被膜拜的圣贤?无怪他刚刚略有雏形的天人易道就被察觉出了端倪,只有它们才能有这般敏锐的天人感应啊。
想通了这些,不理会周边被刚刚异变骇得目瞪口呆的考生和监考官员,洪易正了正衣冠,真心实意的向着塑像拜了三拜,这才缓缓向着引领众人走向考场的士兵走去。
那些官员士兵自然是比一般士子早回神很多,见得洪易的举动不由眼中闪过讶异的精芒,对于这个风雅俭俊的考生有了更多的好感。
很快有人将洪易领到了他的座位上,考场的所在就好似一个栅栏,书桌雨棚椅子,然后一个马桶在旁边,两边由一长大木板子隔开,左右无法看到同考之人,前后却是空着的随时等着巡考的官员查看,就连如厕也是要时刻小心被人看到。
洪易将笔墨纸砚放好,卷起衣袖,将砚台中放入清水缓缓磨墨,试卷就已经发放了下来。
‘还好考举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否则如果是考进士,一共考三天,这等环境体弱的书生恐怕卷子没写完,人已经病倒了,那时候别说什么文思了,能考完已经是大幸了,这样也是侧面考了士子们的体力功夫,这朝廷的心思果然暗藏在所有的细节之中’
洪易感叹一番,随后将书桌上的卷子随手摊开,看到了题目:
‘求其放心,人天感应’
‘求其放心’就是让人看透自己的本性,破开欲望露出本性,‘人天感应’就是讲究人如何与天地相和谐,顺着上天的规律进行发展,使得本性和上天二者如一。
现在的这个考试题目洪易只一看就明白过来,果然是有些偏于‘天人如一,万物万类,和谐自然’的道理,这是正中了洪易的下怀。
只见洪易就连思考都没有多少,直接大笔一挥就写下了破题之意‘本性如一,天象法象’。
随后开始笔走龙蛇一般,不但融入了李学之中,去万物形骸观本性的思想,又带有了天人合一理论中,本性便为天性,天人如一,循着天象进行世界的运行改造,洋洋洒洒落笔如有神,一个个篆字落在了书卷上,体态优美使人赏心悦目。
明白了题目的用意,洪易自然下笔飞快,就在其他千年世家子弟,还有饱读诗书者依旧冥思苦想之际,洪易的文章已经接近完成,让其他人更加惊叹的是,洪易的考试之时他的房间之上显露出来个文华盖锦!
‘人一旦专心写文,一字一句就有了自己的神魂,好似武道有了拳意,神魂过了鬼仙,这样才能显露出文华的模样,被鬼神异人所见’
坐在大堂之中的李神光,眼睛一眯儒家的望气之术就看到了贡院上方不少的璀璨文气,而其中最为盛放宛如冠盖的正是洪易所在!
只见他转头对着杨拓望了一眼见得他眼中也有些惊讶,明白这是真的,不由喃喃自语:“文气精神,飘逸不散,透体而出,居然如锦绣文盖,果然不凡!”
左右的科考官员不知道李神光在说些什么,杨拓只是来镇压鬼魅的自然也不会多嘴,这让其余人没有望气之法又没有通透如境的心灵,自然摸不着头脑。
不过这边考官不知道,考生之中却藏龙卧虎,一感应到那如冠盖的文华,不少正沉思破题的考生笔下一顿,甚至差点就破了卷面。
眼睛闪烁精芒显露出不凡的武道神魂功力,看向洪易所在的方向,口中惊叫:“举人考试居然有这等存在?”
此时洪易已经收笔最后一字落下,整个卷面突然无风自动,逸散出阵阵异香,头上文华再变化成一位娉婷女子形象,这下李神光也惊叫了起来:“文成如玉!这是有益于国家安生,民间安泰的文字策略啊!”
文成如玉,便是文中自有颜如玉的有来,这可不是在说读书好了就会有美人在恻的意思,而是一旦文章策略能够有益于百姓生息,国泰民安自然会出现的异像,毕竟女相柔和才是休养生息的最佳之法。
不等洪易以镇纸压住显露异像的卷面,李神光已经带着一群跟着跑起来的官员来到了洪易的考房面前,也不对洪易多说话,正了正衣冠李神光对着卷子就是一礼,紧接着将卷子仔细卷好,看向洪易:“既然你考试已经结束,就安心休息,不过年纪这么轻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老夫还真希望以后可以与你论道一番。”
“先生谬赞了!”洪易赶忙还了一礼,李神光也不多说带着卷子就回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