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改变的事,目前做不到。宿谊终于把话题转到教化上了。
宿谊跟军中将士所说应该在高句丽实施教化的事,其实在昱朝,才更应该实施。
老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是凭空产生的。你得教导他们。
民族认同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传说,以及同样的生活方式。
后者很难,但文字和语言,以及传说,都是可以人为干涉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统一度量衡等事?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必须的。
其实除了少数朝代,大部分朝代都知道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对统治的好处。这并不是说要让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达到什么高度,会识字,能明理,在封建社会而言,就差不多了。
教化之功,是古代地方官很重要的功劳。
对于太子这种统治者而言,民众认识统一的文字,不但有利于政令实施,有利于政策推广,还有利于民众对这个朝代心理上的认同感。一旦心理上认同,在没被逼到绝路上时,地方豪族再想搞分裂,民众内心是不认同的。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反抗,但朝廷想要平乱时,会少许多事。
可中华民族的文字,可能真的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甚至在宿谊看来,连之一都可以去掉了。要推广文字,很是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