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

接上一个鲁普的半周。

这很简单,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反而这一跳有着调整呼吸的妙用。

紧接着再次起跳!

飞利浦跳!

一周。

两周。

三周。

落地!

好!

完成了!

“夹心跳”完成了!

而且完成的非常好!

在两秒的“待机”之后,做足了准备的伍弋,虽然牺牲了一部分的步伐分和合乐分,以及整体的艺术分,但是却在体力大量透支的情况下,完成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跳!

很聪明。

虽然有点偷奸耍滑了。

但是苏宇认可伍弋的这种方式。

苏宇自己是个合乐狂魔,甚至有着完美强迫症,逼着他必须在比赛上将编排出的步伐必须全部的一个都不差地滑出来,更是厌恶任何形式的“待机”跳跃。

但是这种自我强迫的方法,事实上对于大部分运动员而言是不可能的。

毕竟没有人像苏宇那么变态到,连体力都可以适当的调整和保留,那么在消耗了大量体力的情况下,自然就必须要有所取舍。

就在刚刚。

伍弋牺牲了大约3分左右的分数,却成功赚回了15分。

划算吗?

当然是划算的。

苏宇鼓掌。

赛场里也响起了热闹的掌声。

成功完成最后“夹心跳”的伍弋,甚至有点兴奋到失控,在落地的瞬间,他握着拳头挥了一下,然后这才开始寻找节奏。

整套节目很不错了。

虽有很多的瑕疵,但作为才升上成年组,年仅十七岁的伍弋而言,已经是一张非常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