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大齐少帝具禅让诏书,自请退位,请王太后彦如画择吉日登基。密报说,王太后与国丈已经达成秘密协议,现在正在就女帝登基是延续大齐国号,还是另立新朝等事项进行讨论呢。看来,大齐女主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可逆转的事。
萨云萝下令,密切关注大齐局势,而水军训练也在进一步抓紧,大唐朝廷以女帝为核心,正式开始进入备战状态。
就在大唐女帝悠哉悠哉的一边忙,一边不忘看热闹的时候,很意外地在得知大齐消息的十余日后,收到了大齐派人送来的国书。
国书称少帝年幼,自请退位,禅位于王太后彦氏,续大齐国祚,称慧皇帝,定于九月九日正位登基,特告大唐皇帝陛下。
微抬眼眸,萨云萝把手中的国书放到御案上,对着坐于旁边的重臣淡淡问道:"大齐女帝登基,派人送来此函,诸位臣工认为朕该如何答复?是不是派使节前去祝贺?"
孙思淳对女主登基本就不满,自然,大唐女帝所作所为让他不得不服,如今突然传出大齐也出了个效仿女帝的慧皇帝,潜意识里便有些排斥,天下间如女帝一样一心为国为民,文才武略皆不输男子的又有几个?
大齐那个女人孙思淳有所耳闻,多少也知道些,对那样争权夺势而逼着儿子退位,自己登基的女人就更加没有好感,可国事当前,女帝又开口询问,想着便抬了一下眼皮,应了一声:"臣认为礼节上派个使臣未尝不可。"
生性耿直的彭宇霆皱了皱眉头,看了看大家,瓮声瓮气说道:"大齐谋害小皇子与陛下,与我大唐有仇,还要去祝贺吗?那不是被他们嘲笑我大唐怕了他大齐?"
宋化丹看着女帝,抚髯说道:"谋害小皇子自然罪不可恕,但女主登基这是国礼,老臣认为该去祝贺。"
轻轻点了点头,萨云萝看了看大家,笑问道:"如果朕御驾亲临,诸位认为大齐王太后会以何种方式待朕?会不会太过惊讶?"
众人一听,顿时有些不能相信地面面相觑,陛下要亲临大齐?
"现在大唐国势正旺,不容任何人小觑,那大齐女主不管如何大胆,总不会对朕不利吧?"萨云萝扫视了一眼众人,慢条斯理地说道:"朕还从没有去过南地,久闻南朝人文兴盛,乃富贵风流所在,也总该去看看吧?"
众臣一听,个个皱起眉头,陛下没有去过大齐,想去看看也不是不可以,但女帝御驾亲临似有不妥,更何况,她彦如画能有那么大的面子让大唐女帝出面?
而且大齐王太后颇有些心机,明的不行,要是来个暗的对付女帝,万一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想总,孙思淳起身施礼道:"陛下乃一国之君,身系大唐安危,怎么可以轻易离国?臣请陛下三思。"|
"嗯,"萨云萝点点头,看了眼孙思淳轻声说道:"容朕再好好考虑考虑。"
众臣一番商讨,萨云萝都是含笑点头,听取众臣的意见,待诸位大臣离去,萨云萝特意让宋化丹和初蒙留了下来。
看着若有所思的女帝,对她颇为了解的宋化丹不由开口问道:"陛下想去大齐,是不是想对大齐多些了解,以为伐齐之用?"
还是师父您老人家了解朕,萨云萝端起茶,淡淡一笑,轻声却坚定的说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朕的确是想去大齐看看民风民俗,以及水乡的环境。毕竟我们从来没有在水网密布的南方打过仗,铁骑到了南方肯定有其短处,就算现在演练战法,以不过纸上谈兵。虽说天下一统,不能不动刀兵,但朕还是认为,能减少伤亡就不要杀戮。"
"可是大齐王太后实在擅于阴谋诡计,属于心思毒辣的一类人物,臣怕陛下有所闪失。"初蒙皱了眉头,低声说道。
"朕以为彦如画应该没有这个胆量!新主登基,国内的反对势力一定不小,内忧已让她手忙脚乱,她何苦还要来招惹我大唐?朕不信她就不怕大唐铁骑趁大齐内乱之时横扫大齐!"萨云萝看着初蒙,笑着说道。
宋化丹思前想后,也觉得陛下在大齐遇险的可能性不大,于是便也没有再反对,分析一番与初蒙听,初蒙点了点头。三人又商量了半天,相关的兵力安排、女帝御驾亲临的护卫等细节,事事皆考虑周全,两人才告退回去。
次日,大唐答复大齐使臣,大唐女帝将御驾亲临大齐为贺。
长安距大齐国都郢州城骑马约有三日的距离。推算好日期,萨云萝于九月三日从长安启程,一路南下。随行都除精通医术的鲜于青云、贴向护卫红玉、武艺高强的宏远外,还有大唐第一女学士薄姬一同前往。